首页 > 古诗词

【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_程公许 | 宋代

【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原文

桤陇低风呈远碧,稻胜分溜溢方池。
簿书课辦心如不,独岸乌纱琢诗。

[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诗词问答

问:《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

[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参考注释

[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书课

(1).书载官吏考绩。 唐 包佶 《立春后休沐》诗:“定知书课日,优詔许辞归。”

(2).指修习的课业。 宋 陆游 《春雨》诗:“黯黯阴连月,萧萧滴到明。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

[改作池亭子安弟赋二绝因和韵]乌纱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

  • 【与魏倅葛书记同谢雨于黄龙洞回憩小玲珑晚饭】_王炎 | 宋代
  • 【与魏倅葛书记同谢雨于黄龙洞回憩小玲珑晚饭】_王炎 | 宋代 >> 【与魏倅葛书记同谢雨于黄龙洞回憩小玲珑晚饭】_王炎 | 宋代...

  •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_杨万里 | 宋代
  •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_杨万里 | 宋代 >>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_杨万里 | 宋代...

  • 【挽曾原伯大卿】_孙应时 | 宋代
  • 【挽曾原伯大卿】_孙应时 | 宋代 >> 【挽曾原伯大卿】_孙应时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