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一名巴渝辞)】作者:皇甫松 朝代:唐代
[竹枝(一名巴渝辞)]竹枝(一名巴渝辞)原文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竹枝(一名巴渝辞)]诗词问答
问:竹枝(一名巴渝辞)的作者是谁?答:皇甫松
问:竹枝(一名巴渝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竹枝(一名巴渝辞)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皇甫松的名句有哪些?答:皇甫松
全唐诗:卷891-25
[竹枝(一名巴渝辞)]参考注释
[竹枝(一名巴渝辞)]槟榔
(1) 一种常绿乔木( Areca cathecu ),树干很高,羽状复叶。果实可以吃,也供药用,能助消化,又有驱除绦虫的作用。生长在热带地方
(2) 这种植物的果实
[竹枝(一名巴渝辞)]鹧鸪
动物名。鸟纲,雷鸟科,构成鹧鸪属( Francolinus )及其近缘属的一种鸟。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头,红色,脚短,亦呈红色。体灰褐色,腹部黄褐色,捕食昆虫及蚯蚓等
[竹枝(一名巴渝辞)]雄飞
比喻奋发有为。《东观汉记·赵温传》:“大丈夫生当雄飞,安能雌伏!”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雄飞有望,岂惟京兆之丞。” 清 秋瑾 《赠徐小淑》诗:“但得有心能自奋,何愁他日不雄飞?” 李大钊 《太平洋舟中咏感》:“男儿尚雄飞,机失不可得。”
[竹枝(一名巴渝辞)]烟瘴
瘴气
言不闻蛮景烟瘴,芦水蜈蚣巴蛇,乃蛮地毒物。——《三国志平话》
[竹枝(一名巴渝辞)]木棉
木棉科吉贝树种子外面的丝质纤维。也指一种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十丈
[竹枝(一名巴渝辞)]荔支
即荔枝。《后汉书·和帝纪》:“旧 南海 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荔支》:“《广志》曰:‘荔支,树高五六丈,如桂树。緑叶蓬蓬,冬夏鬱茂,青华朱实。’” 宋 苏轼 《峻灵王庙碑》:“石峯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参见“ 荔枝 ”。
[竹枝(一名巴渝辞)]芙蓉并蒂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竹枝(一名巴渝辞)]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竹枝(一名巴渝辞)]槅子
(1).上半部装有格眼的落地长窗、门扇或类似的屏障物。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禄山 梦见殿中槅子倒, 幡绰 曰:‘革故从新。’”《水浒传》第一回:“ 洪太尉 看时,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墻,正面两扇朱红槅子。”《红楼梦》第九二回:“一件是围屏,有二十四扇槅子,都是紫檀雕刻的。”《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大殿上槅子都没了。”
(2).一种类似书架的器具,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供陈设器皿、玩具。《红楼梦》第三七回:“ 袭人 回至房中,拿碟了盛东西与 湘云 送去,却见槅子上碟子槽儿空着。”《红楼梦》第三七回:“你再瞧,那槅子儘上头的一对联珠瓶还没收来呢。”
[竹枝(一名巴渝辞)]烛泪
见“ 烛泪 ”。
亦作“ 烛泪 ”。蜡烛燃烧时淌下的液态蜡。 唐 白居易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诗:“酒鉤送盏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 明 王文禄 《机警》卷一:“羣盗皆衣白,妾秉烛时,尽以烛泪污其背。” 叶圣陶 《倪焕之》一:“烛焰尽往下嚲,烛泪直淌,堆在锡烛台的底盘里。”
[竹枝(一名巴渝辞)]桃核
桃子的核。《汉武故事》:“﹝ 王母 ﹞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着前, 王母 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 母 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着子,非下土所植也。’”诗文中常用其事。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 汉帝 看桃核, 齐侯 问枣花。”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 王母 留桃核。” 宋 王安石 《古意》诗:“当时弃桃核,闻已撑月窟。”
[竹枝(一名巴渝辞)]起动
(1) 开启,开动
身子刚坐稳,客车就起动了
(2) 敬辞。麻烦,劳顿(多见于早期白话)
区区小事,怎敢起动大驾
[竹枝(一名巴渝辞)]横波
(1)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一种波,无线电波和光波即是
(2) 眼神闪烁
横波顾盼
[竹枝(一名巴渝辞)]莲子
莲的乳白色子实,扁椭圆表,具滋补营养作用
[竹枝(一名巴渝辞)]苦心
(1) 辛苦耗费的心思或精力
一片苦心
(2) 费尽心思
苦心经营
[竹枝(一名巴渝辞)]山头
(1) 山的顶部
(2) 山峰
(3) 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竹枝(一名巴渝辞)]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竹枝(一名巴渝辞)]谷底
比喻下降到的最低点;升降中的最低限度:产品销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已跌至~。
[竹枝(一名巴渝辞)]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竹枝(一名巴渝辞)]相映
互相映衬。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宋 刘敞 《睡起》诗:“水木淡相映,庭户清无喧。” 宋 王安石 《赠吴显道》诗:“朱颜日夜不如故,深感杏花相映红。”
唐代,皇甫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