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作者:张绍文 朝代:宋代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原文
无意觅封侯,来从长史游。
辞章唐韵度,人物晋风流。
花影天坛午,松声月涧秋。
登临尽诗境,分我半山不。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诗词问答
问: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的作者是谁?答:张绍文
问: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绍文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绍文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参考注释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无意
(1) 没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对此无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无意中说出了心里话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封侯
(1).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2).泛指显赫功名。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宋 陈师道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从长
见“ 从约长 ”。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辞章
(1)
(2) 诗词文章等的总称
(3) 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韵度
风韵气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浑 长成,风气韵度似父。” 宋 张震 《蓦山溪·春半》词:“小立背秋千,空悵望、娉婷韵度。” 明 宋濂 《王君墓志铭》:“时或赋诗以为乐,韵度閒旷,一如其人云。”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人物
(1)
(2) 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
人物描写
(3) 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 * 《沁园春·雪》
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4) 讲话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励或发命令的人
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个人物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天坛
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建筑。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松声
松涛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 王安石 《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诗境
(1) 诗中所表现的意境
(2) 也指富于诗意的环境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半山
山腰
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宋代,张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