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刘原甫见寄】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原文
忆昔游临汝,于时太守贤。
山寻顺风处,城得豢龙迁。
民颈累累大,池荷一一圆。
周碑嗟缺矣,少室望崭然。
羸马居人后,归禽落我先。
事还如响答,老去若波旋。
赋分都应定,元功岂得偏。
不须天以问,自可鉴於前。
王粲今方乐,边韶旧好眠。
汉官聊掷彩,梵学竞通禅。
语道滔滔是,论情往往牵。
平生二三友,南睇不胜悁。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诗词问答
问:依韵和刘原甫见寄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参考注释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于时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
于时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顺风
指行进的方向跟风向一致,比喻顺应时势
顺风潮流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豢龙
(1).养龙。传说中本为氏名,亦借用为古官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以降露成池,蓄龙为圃。及乎 夏 代,世载绵絶,时有豢龙之官。”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六:“生尝畏世諳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
(2).古代名马。《梁书·张率传》:“风被之域,越险効珍,軨服乌号之骏,騊駼豢龙之名。”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累累
(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一圆
(1).一个圆形。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於是 范蠡 乃观天文,拟法於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圆三方。”《朱子语类》卷六五:“天下之万象出於一方一圆,尽只起於乾坤二画。”
(2).一丸。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解衣裾出药两圆,曰:‘一圆可补一两气。’”
(3).货币单位。通作一元。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崭然
(1).形容山势高峻突兀。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北有双山,夹道崭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 周 碑嗟缺矣, 少室 望崭然。” 清 戴名世 《雁荡记》:“ 天柱 峙其右,奇特雄伟,崭然不可躋。”
(2).形容物体尖锐突出。 宋 杨万里 《食菱》诗:“鷄头吾弟藉吾兄,头角崭然也不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小猎犬》:“见一小鹿,长二寸许,双角崭然。”
(3).形容超出一般。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自少时,其於货利声色中能崭然不为所污染若此。”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五:“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三章:“许多新体的诗歌所谓‘词’者,也崭然露出头角来。”参见“ 崭露头角 ”。
(4).鲜明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居家犹素妆;一归寧,则崭然新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后日为上巳节,欲招子踏春园。子当尽去敝衣,袍袴袜履,崭然一新。”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居人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
巷无居人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还如
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 李煜 《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须信离合悲欢,还如玉兔,有阴晴圆缺。”《西游记》第九六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响答
响应;应答。 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至乎公卿冠昏,士庶丧祭,疑皆响答,问必实归。” 宋 叶适 《终论六》:“使 关 洛 事济,四方响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疑其相讥,惭颜唯唯,不甚响答。”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老去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赋分
天赋;资质。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 金 元好问 《行斋赋》:“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元功
(1).大功;首功。《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高祖 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或杀身陨国。”《后汉书·冯衍传上》:“将定国家之大业,成天地之元功也。”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元功茂勋,若斯之盛。”《南史·荀伯子传》:“ 汉 以 萧何 元功,故絶世輒绍。”
(2).功臣。《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序》:“辑而序之,续元功次云。” 颜师古 注:“元功,谓佐兴其帝业者也。”《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夫显爵所以褒元功,重赏所以宠烈士。” 唐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诗:“南伐旋师 太华 东,天书夜到册元功。”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岂得
犹怎能,怎可。《后汉书·孔融传》:“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脇为辞。”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十二:“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羣?”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盗剽夺行之,岂得以败亡为戏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维正之供,至欲藉势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绳以严刑,岂得为过。”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自可
(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 瑯琊 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2).犹自许。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为人魁伟沉塞,以武勇游仕 许 汴 之间,寡言自可,不与人交,众推以为鉅人长者。”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旧好
(1) 指过去的交情
再续旧好
重修旧好
(2) 指旧友;老朋友
(3) 往日的恩德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汉官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 汉 人官吏。《元史·祭祀志五》:“集贤院奏遣 汉 官,翰林院奏遣 蒙古 官,出璽书给驛以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在这样不同的经济关系基础上, 夏国 建立起所谓‘蕃官’与‘ 汉 官’两套并行的政治制度。”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掷彩
见“ 掷采 ”。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梵学
佛学。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 圆观 者, 大歷 末 洛阳 惠林寺 僧,能事田园,富有粟帛。梵学之外,音律贯通。”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音韵之学,自 沉约 为四声,及 天竺 梵学入 中国 ,其术渐密。” 元 柳贯 《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却还杭州》诗:“梵学传皆正,华文润乃全。”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三友
(1).《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戏謔而逢规诫,指讽而见师表,益过三友,岂易得哉?” 宋 秦观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投閒数访之,可得三友益。” 明 杨慎 《送谢子佩》诗:“益者来三友,同心得二人。”
(2).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琴、酒、诗。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輒举酒,酒罢輒吟诗。”
(3).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月、梅、杖。 宋 陆游 《梅花》诗:“江上梅花吐,山头霜月明,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
(4).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松、竹、梅。俗称岁寒三友。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赠妓善作墨梅》词:“松篁佳韵,倩君添作三友。” 清 朱耷 《题三友图》诗序:“三友,岁寒梅、竹、松也。”
(5).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梅、竹、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梅竹石三友》:“今人但知松、竹、梅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为三友也。”
(6).指本身与其他二物共为三友。 宋 陆游 《长歌行》:“灶突无烟今又惯,龟蝉与我成三友。” 宋 陆游 《题庵壁》诗:“身并猿鹤为三友,家託烟波作四邻。” 宋 陆游 《感昔》诗:“身琴腰剑成三友,出 蜀 归 吴 歷百城。”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宋代,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