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霁后望西山·其一】_乾隆 | 清代

【霁后望西山·其一】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霁后望西山·其一]霁后望西山·其一原文

山色秋来好,天光霁后佳。

翠屏开素宇,绮思咏高斋。

最爱观螺黛,何须蜡笋鞋。

碧桐飘爽籁,时复到閒阶。

[霁后望西山·其一]诗词问答

问:霁后望西山·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霁后望西山·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霁后望西山·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霁后望西山·其一]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

[霁后望西山·其一]参考注释

[霁后望西山·其一]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霁后望西山·其一]天光

(1) 日光;天空的光辉

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外面见见天光,可好不好?——《儿女英雄传》

水色天光

(2) 白昼

来回九十里,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3) 天色

(4) 〈方〉∶早晨;天亮

(5) 天色与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霁后望西山·其一]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霁后望西山·其一]开素

开荤。俗称开斋。 唐 白居易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亲家翁’、‘开素’、‘鹊填河’皆俗语, 白乐天 用俗语为多。” 清 郭麐 《灵芬馆诗话》卷三:“近人以开斋日为开荤, 唐 人谓之开素。”

[霁后望西山·其一]思咏

思慕咏叹。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而周览学舍,思咏 李侯 之遗爱,不亦美哉!” 宋 司马光 《太常少卿司马府君墓志铭》:“故所至民爱慕,去之久犹思咏不已。”

[霁后望西山·其一]高斋

(1).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唐 孟浩然 《宴张别驾新斋》诗:“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 城。”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 天梅居士 侍者:昨岁自 江户 归国,拟于桂花香里,趋叩高斋,而竟不果。”

(2). 唐 杜甫 书斋名。 唐 杜甫 《宿江边阁》诗:“暝色延山逕, 高斋 次水门。” 宋 陆游 《东屯高斋记》:“ 少陵先生 晚游 夔州 ,爱其山川不忍去。三徙居皆名 高斋 。质於其诗,曰‘次水门’者, 白帝 城之 高斋 也;曰‘依药饵’者, 瀼西 之 高斋 也;曰‘见一川’者, 东屯 之 高斋 也。故其诗又曰:‘ 高斋 非一处。’”

[霁后望西山·其一]螺黛

(1).见“ 螺子黛 ”。

(2).蛾眉的代称。《再生缘》第六二回:“螺黛蹙,凤眸凝,想罢机谋叫圣君。”

(3).喻指盘旋高耸的青山。 明 唐寅 《登法华寺山顶》诗:“昔登 铜井 望 法华 ,嵸巃螺黛浮蒹葭。”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三:“三转出螺黛,如人临镜笑。”

[霁后望西山·其一]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霁后望西山·其一]笋鞋

用竹箬编结的鞋。 唐 张籍 《题李山人幽居》诗:“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唐 张祜 《题曾氏园林》诗:“斫树遗桑斧,浇花溼笋鞋。”

[霁后望西山·其一]爽籁

(1).参差不齐的箫管声。一说清风激物之声。《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李善 注:“《尔雅》曰:‘爽,差也。’簫管非一,故言爽焉……夫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长短高下,万殊之声。” 刘良 注:“爽,清也。籟,风激物之声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爽籟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2).指箫管一类的乐器。 明 杨慎 《涪江泛舟》诗:“爽籟金悬奏,遥峯翠积氛。”

(3).指清风。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最怜小雨洒疎竹,爽籟颯颯吹醉顋。”

[霁后望西山·其一]时复

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

  • 【溪亭对雨·其一】_乾隆 | 清代
  • 【溪亭对雨·其一】_乾隆 | 清代 >> 【溪亭对雨·其一】_乾隆 | 清代...

  • 【如亭口号】_乾隆 | 清代
  • 【如亭口号】_乾隆 | 清代 >> 【如亭口号】_乾隆 | 清代...

  • 【极目(二首选一)】_蒋士铨 | 清代
  • 【极目(二首选一)】_蒋士铨 | 清代 >> 【极目(二首选一)】_蒋士铨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