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原文
高年一岁度如旬,百五春秋岂易臻。
重见期颐迎跸路,几书亥字与时人。
自云老矣今扶杖,我道仙乎为驻轮。
矍铄精神教孙子,力田孝弟作良民。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诗词问答
问:《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五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参考注释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高年
(1) 上了年纪的人
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
(2) 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
(3) 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百五
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宋 程先 《锁窗寒·有感》词:“叹嘉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坟的都是同乡共里。” 清 纳兰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一说,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称“百六”。参见“ 一百五日 ”、“ 百六 ”。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期颐
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 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慤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觴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迎跸
迎接天子车驾。 明 王世贞 《经功德废寺》诗:“古寺逢人语, 宣皇 御輦过,散香羣帝下,迎蹕万灵呵。”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扶杖
拄杖。《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万石君 以 元朔 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扶杖陵圮阯,刺船犯枯葑。”《宋史·儒林传七·真德秀》:“深村百岁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欢声动地。”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驻轮
停车。 唐 司空曙 《观猎骑》诗:“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矍铄
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矍铄哉,是翁也。——《后汉书·马援传》
精神矍铄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神教
(1).指佛的法力。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崇佛者本在於神教,故以治心为先。”
(2).指谶纬假托天命之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经显,圣训也;纬隐,神教也。圣训宜广,神教宜约。”
(3).指教化。 宋 范仲淹 《明堂赋》:“署圣法於圆闕,驰神教於方夏。”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孙子
儿子的儿子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力田
(1).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战国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 唐 司马扎 《卖花者》诗:“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今诚兴水利,教民力田,则西北可復为财赋之藪矣。” 易宗夔 《新世说·雅量》:“ 徐竹逸 与弟 竹虚 独守敝庐,昼则力田,夜不废读,儼如太平之世。”
(2).古时乡官名。 汉 置。《汉书·文帝纪》:“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子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 。”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 宋 苏轼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之二:“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孝弟
亦作“ 孝悌 ”。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朱熹 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闻礼义行而刑罚中,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新唐书·孝友传赞》:“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宋 陈亮 《祭林圣材文》:“孝悌称於宗族乡党,慈爱隆於父子弟昆。”《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汉 朝取士之法……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禄 道:小弟远游,父母兄长跟前,有失孝悌,专为着几分微利,以致如此。”《红楼梦》第六三回:“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
(2).指孝弟者。《汉书·董仲舒传》:“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
(3). 汉 代乡官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长吏、嗇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 。”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 高帝 置,孝悌、力田, 高后 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 宋 苏轼 《策问》之二:“古者有劝农之官、力田之科,与孝弟同。而自 汉 以来,率用户口登耗、黜陟守宰。”
亦作“ 孝悌 ”。弟承兄位为帝者,享祀宗庙时称“孝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故 太祖 之室, 太宗 称孝弟, 真宗 称孝子,大行皇帝称孝孙。”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孝弟》:“古人惟子孙称孝,《诗》‘绥予孝子’、‘孝孙徂位’,皆庙中之称,后代以弟承兄,则有称孝弟者。”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良民
(1) 旧时指一般的平民(区别于贱民)
(2) 旧时指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