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县清暑台】作者:金君卿 朝代:宋代
[南康县清暑台]南康县清暑台原文
子康疏略人皆笑,即墨孤危众所攻。
遇主卒封齐万户,会时犹位汉三公。
二贤养正堪忻慕,百里徙劳且晦蒙。
闲上高台散幽郁,独开襟袖挹清风。
[南康县清暑台]诗词问答
问:南康县清暑台的作者是谁?答:金君卿
问:南康县清暑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金君卿的名句有哪些?答:金君卿
[南康县清暑台]参考注释
[南康县清暑台]略人
(1).谓掠夺人口。《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陈胜 起时, 商 ( 酈商 )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敢拘留者,此 青 徐 二州以略人法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同保犯强盗, * ,强姦、略人、传习妖教,造畜蛊毒,知而不告,依律伍保法。”
(2).谓简略地记叙别人的事情。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俞序》:“故予先言《春秋》详己而略人,因其国而容天下。”
[南康县清暑台]即墨
(1).复姓。 汉 有 即墨成 。见《汉书·儒林传》。
(2).古地名。在今 山东 平度 东南。 战国 时为 齐 邑, 秦 置县, 北齐 废。
[南康县清暑台]孤危
(1).孤立危急。《战国策·秦策三》:“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窃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 軾 愚惷无状,孤危之迹,日以岌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我军皆无后援,力本单弱,加以兼顾数略,势益孤危。”
(2).谓突兀高峻。形容山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自平地以取山顶七里,悬隥孤危,径路险絶。”
[南康县清暑台]万户
(1).一万户。《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 陈师道 《赠魏衍》诗之二:“寧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3).官名。 金 初设置, 元 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南康县清暑台]三公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南康县清暑台]二贤
称誉 唐 颜真卿 、 宋 范仲淹 。 宋 王十朋 《寄南安鹿宰》诗:“春秋重復古,二贤还旧祠。” 元 孛兰肹 《元一统志·饶州路·古迹》:“ 二贤堂 ,堂在 饶州路 。二贤, 唐 颜真卿 、 宋 范仲淹 也。旧志……又云,旧有思贤堂, 王十朋 所建,亦为二贤设也。”
[南康县清暑台]养正
涵养正道。《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孔颖达 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 唐 李邕 《春赋》:“散归閒之 召父 ,隐养正之 姜牙 。”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毋輒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
[南康县清暑台]忻慕
高兴而仰慕。《史记·管晏列传》:“假令 晏子 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宋 曾巩 《相制二》:“朕观前代君臣之际,圣贤相与之盛,慨然忻慕,愿比迹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 王 窃忻慕,归念遂息。” 梁启超 《南学会叙》:“则 启超 日日执鞭以从诸君子之后,所忻慕焉。”
[南康县清暑台]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南康县清暑台]晦蒙
亦作“ 晦曚 ”。1.昏暗。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明史·五行志三》:“﹝ 崇禎 ﹞十三年闰正月丙申, 南京 日色晦曚,风霾大作。”
(2).喻世道昏乱。 唐 崔膺 《金镜赋》:“宇宙晦蒙,我独皎洁。” 清 陶澂 《当新安吏》诗:“害气致晦蒙,妖星为欃枪。”
(3).隐晦模糊。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大全》小註诸家杂乱於前,讲章之毒盈天下,而否塞晦蒙,更无分晓。不能解书,何以下笔?”
[南康县清暑台]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南康县清暑台]幽郁
(1).犹忧郁。 唐 柳宗元 《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时时举首,长吟哀歌,舒泄幽鬱。” 明 徐芳 《新晴》诗:“晦冥刚月许,幽鬱已难论。” 叶圣陶 《苦菜》:“他那副幽郁的神情和烟管里嘴里缭绕的烟气总将他密密地笼罩住。”
(2).茂盛貌。 唐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诗:“秋荷尚幽鬱,暮鸟復翩翩。”
[南康县清暑台]开襟
(1) 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种式样,前面的部分分开,纽扣在胸前的叫对开襟,在右侧的叫右开襟
(2) 敞开衣襟
[南康县清暑台]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宋代,金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