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原文
温峤玉镜台,陶侃螺酒杯。
千秋佳话传,一梦浮云开。
十二屏屈曲,廿四图往来。
乘兴赓子山,底论济盐梅。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诗词问答
问:《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注释
1.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八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参考注释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玉镜台
(1).玉制的镜台。 唐 杨炯 《梅花落》诗:“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臺。” 宋 葛立方 《满庭芳·簪梅》词:“玉镜臺边试看,相宜是浅笑轻顰。”《群音类选·京兆记》:“青鸞何事飞难至,却教我玉镜臺前懒画眉。”
(2).指 晋 温峤 之玉镜台。 温峤 北征 刘聪 ,获玉镜台一枚。从姑有女,嘱代觅婿, 温 有自婚意,因下玉镜台为定。事见《世说新语·假谲》。后引申作婚娶聘礼的代称。 唐 张紘 《行路难》诗:“君不见 温 家玉镜臺,提携抱握九重来。”《群音类选·犀珮记·势逼改嫁》:“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 温郎 玉镜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外家纪闻》:“ 北江 与其内姊适 程氏 者,幼相亲爱,颇有玉镜臺之慕,而姻事不谐。” 郁达夫 《无题》诗之二:“玉镜臺边笑老奴,何年归去长 西湖 ?”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酒杯
见“ 酒杯 ”。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佳话
美谈,传诵一时的美事
在农村传为佳话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屈曲
弯曲;曲折
画栏屈曲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用庾信咏画屏风二十四首元韵即效其二十四]盐梅
(1).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梁书·处士传·庾詵》:“勒州县时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盐梅。”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三:“外来稿件不加减一下盐梅,它是不肯入口的。”
(2).调和;和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声得盐梅,响滑榆槿。” 宋 苏辙 《除冯京彰德军节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盐梅之德。”
(3).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唐 白居易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之二:“惯和麴蘖堪盛否?重用盐梅试洗看。”自注:“银匠洗银,多以盐花梅浆也。”
(4).白梅的异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梅》。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