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原文
道人江左秀,十载住菰芦。
独向清凉去,随身智杖扶。
峰峰馀积雪,了了见文殊。
亦欲游方外,从师问苾刍。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六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江左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偏安江左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菰芦
(1).菰和芦苇。 宋 陆游 《闻新雁有感》诗:“新雁南来片影孤,冷云深处宿菰芦。” 清 何巩道 《归至铁冈》诗:“菰芦自古容鸥鷺,怪得閒身到水边。”
(2).借指隐者所居之处;民间。 三国 蜀 诸葛亮 《称殷礼》:“ 东吴 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自叙》:“余菰芦中老儒尔。” 清 钱谦益 《答何三季穆》诗之三:“湖海忧危惟汝独,菰芦豪杰更谁如。”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独向
见“ 独乡 ”。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随身
带在身边;跟在身旁
随身携带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积雪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
(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了见
望见。 清 林则徐 《札苏藩司为英船驶至浙江洋面赶修宝山沿海炮台》:“﹝六月﹞初四日巳刻,远远瞭见有双桅夹板夷船一隻,由东南外洋驶至 南韭山 对开极东外洋游弋,随即前赴堵截。”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我看为和大路以北联络方便,又要瞭见村里,就在村西北面的山里最好。”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文殊
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 大日如来 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 释迦牟尼佛 的左胁侍,与司“理”的 普贤菩萨 相对。 中国 传其说法道场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晋 殷晋安 《文殊象赞》:“ 文殊 渊睿,式昭厥声。”《四游记·唐三藏被难得救》:“愿佛慈悲,早见 文殊 金身,赐我真经,留传东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相传山上徧地皆黄金, 观音 、 文殊 犹生。”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方外
(1) 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彼游方之外者也。——《庄子·大宗师》
(2) 边远所在,异域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从师
跟随师傅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韩愈《师说》
从师习艺
[送隐岩道人之五台绎堂周量苕文湘北同作二首·其一]苾刍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大者谓苾芻,小者称沙弥。” 唐 白居易 《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记》:“前后讲毗尼三十会,度苾蒭百千人。”《西游记》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蒭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白水鹤,不如一日生得见白水鹤。’”
清代,王士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