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原文
有福之人登彼岸,免受三途难。
无福之人被弃遗。
未有出缘期。
努力回心归善道,地狱无人造。
轮回烦恼作菩提。
生死离阿鼻。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诗词问答
问: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参考注释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彼岸
(1) 另一边,对岸
大西洋彼岸
(2) 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到达理想的彼岸
(3) 佛教。认为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三途
(1).亦作“ 三涂 ”。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晋 郗超 《奉法要》:“十恶毕犯,则入地狱。抵揬强梁,不受忠諫,及毒心内盛,狥私欺紿,则或堕畜生;或生蛇虺。慳贪专利,常苦不足,则或堕饿鬼……此谓三涂,亦谓三恶道。”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冥游》:“三途渺渺苦无边,长夜漫漫几时晓。” 清 姚鼐 《罗两峰鬼趣图》诗:“幻作三途业,何异景罔两。”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説自 汉 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自 唐 宋 以来,俱重科名。虽是别途进身,尽能致位权要,却是惟以此为华美。往往有只为不得一第,情愿老死京华的。到我国朝初时,三途并用。”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弃遗
遗弃,抛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山川道阻,冻馁艰辛,一言忤意,遂见弃遗。” 宋 苏辙 《齐州祈雨雪祝文》:“蒙神之休,常以有年,云兴肤寸,实雨天下,矧伊我邦,而或弃遗。”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未有
没有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未有以应。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回心
(1).改变心意。《汉书·礼乐志》:“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 宋 司马光 《回心》:“何谓回心?曰:去恶而从善,捨非而从是。”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酒席中间,慢慢的劝他回心。”
(2).转念。《红楼梦》第九十回:“却自己回心一想,他到底是嫂子的名分,那里就有别的讲究了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回心一想,我几十年的老江湖,难道不及他一个小孩子。” 鲁迅 《花边文学·大雪纷飞》:“那么,回心一想,一定可以记得他们有许多赛过文言文或白话文的好话。”
回头;改变心意。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僶仰恭朝命,迴心反初役。”《全唐诗》卷八六二载《示胡二郎歌》:“感君恩义言方苦,火急迴心求出路。”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善道
善加诱导。《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
(1).犹正道。 汉 陆贾 《新语·明诫》:“ 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 明 李贽 《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
(2).好的途径,好的方法。 明 刘基 《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以有所警者,进脩之善道也。”
(3).古地名。今 安徽 盱眙县 北。《左传·襄公五年》:“ 晋 将为之合诸侯,使 鲁 卫 先会 吴 ,且告会期。故 孟献子 、 孙文子 会 吴 于 善道 。”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地狱
(1)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人造
依靠人模仿自然的技能来制造
人造冰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轮回
佛家认为世间众生,莫不辗转生死于六道之中,生死像轮子旋转的过程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烦恼
(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求因果·其三·修善十一首]阿鼻
音译名。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为佛教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
修善,唐代,敦煌曲子,求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