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九日登高作歌】_乾隆 | 清代

【九日登高作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九日登高作歌]九日登高作歌原文

九日登高传自古,兴来今日吟杜甫。

笑他未识此中佳,蓝水玉山奚足伍。

塞峰苍翠天泬寥,潭清武列翻银涛。

俯仰间可会万理,讵惟即景恣清遨。

试云万理如何会,高字其义所包大。

天之高也日月运,地之厚也嵩岱最。

奉兹三者曰惟君,君之高也仍藉民。

徒恃厥高弗恤下,危乎危哉高将沦。

名之高者实或堕,言之高者行难随。

曲高六律和必寡,堂高数仞终就卑。

偻数斯其小者耳,然则欲高有何美。

一览七字促成章,登高降下仍兹理。

[九日登高作歌]诗词问答

问:九日登高作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九日登高作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九日登高作歌]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四

2. 上声

[九日登高作歌]参考注释

[九日登高作歌]九日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 * 。”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九日登高作歌]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九日登高作歌]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九日登高作歌]来今

从今往后

往古来今

[九日登高作歌]杜甫

(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九日登高作歌]玉山

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九日登高作歌]苍翠

嫩绿的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九日登高作歌]泬寥

亦作“ 泬漻 ”。1.清朗空旷貌。《楚辞·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王逸 注:“泬寥,旷荡空虚也。或曰,泬寥犹萧条。萧条,无云貌。” 明 刘基 《独冷先生传》:“风萧萧兮吹我衣,高寥泬漻兮逝将安归。”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圣人之瞰天下,犹空谷之於万物也,泬寥之气满乎中而鞺鞳之声应乎外。”

(2).指晴朗的天空。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仰望泬寥兮数千尺。” 清 钱谦益 《后观棋绝句》:“寂寞枯枰响泬漻, 秦淮 秋老咽寒潮。”

(3).形容心情寂寞孤独。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我思方泬寥,君词復凄切。” 前蜀 韦庄 《抚盈歌》:“鑾舆去兮萧屑,七丝断兮泬寥。”

[九日登高作歌]银涛

(1).银白色的波涛。 宋 杨万里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诗:“好风稳送 五湖 船,万顷银涛半霎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念奴娇第二阙为在建康时作》:“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

(2).指云海。 明 王世贞 《荆玉篇》:“煜煜阳乌升碧汉,亭亭魄兔浴银涛。” 郭沫若 《星空·仰望》:“你看那天海中的银涛,流逝得那么愉快!”

[九日登高作歌]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九日登高作歌]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即景诗

[九日登高作歌]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九日登高作歌]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九日登高作歌]嵩岱

嵩山 和 泰山 的并称。《后汉书·杨伦传》:“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 嵩 岱 ,雾集 淮 海,虽未有益,不为损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虽日月丽天之炤灼, 嵩 岱 干云之峻峭,犹不能察焉。”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福比 嵩 岱 ,道则穹苍。”

[九日登高作歌]六律

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个,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1.黄钟(C),2.大吕( # C),3.太簇(D),4.夹钟( # D),5.姑洗(E),6.中吕(F),7.蕤宾( # F),8.林钟(D),9.夷则( # G),10.南吕(A),11.无射( # A),12.应钟(B),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古书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就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九日登高作歌]数斯

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西山经》:“﹝皋涂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鴟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癭。”

[九日登高作歌]然则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九日登高作歌]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九日登高作歌]一览

用图表或简明的文字做成的关于概况的说明(多用做书名)

[北京名胜古迹一览]

[九日登高作歌]七字

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九日登高作歌]成章

(1) 成文章

下笔成章

出口成章

(2) 成条理

顺理成章

[九日登高作歌]降下

(1) 降低到较低水平

降下甲板

(2) 落下

雨降下了

,

  • 【柳浪闻莺】_乾隆 | 清代
  • 【柳浪闻莺】_乾隆 | 清代 >> 【柳浪闻莺】_乾隆 | 清代...

  • 【题宋人名画集册·其二·梁楷蕉石围棋】_乾隆 | 清代
  • 【题宋人名画集册·其二·梁楷蕉石围棋】_乾隆 | 清代 >> 【题宋人名画集册·其二·梁楷蕉石围棋】_乾隆 | 清代...

  • 【晓行】_乾隆 | 清代
  • 【晓行】_乾隆 | 清代 >> 【晓行】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