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怀】_林景熙 | 宋代

【寄怀】作者:林景熙 朝代:宋代

[寄怀]寄怀原文

风雨知何夕,干戈寄此身。
青灯少年梦,白发异乡春。
水驿逢花使,丹田守谷神。
行窝随处乐,聊自得吾真。

[寄怀]诗词问答

问:寄怀的作者是谁?答:林景熙
问:寄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景熙的名句有哪些?答:林景熙

[寄怀]林景熙寄怀 书法图

【寄怀】_林景熙 | 宋代
寄怀书法作品

[寄怀]参考注释

[寄怀]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寄怀]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寄怀]青灯

(1).亦作“ 青鐙 ”。光线青荧的油灯。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

(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 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寄怀]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寄怀]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寄怀]异乡

外乡,外地他乡

飘泊异乡

[寄怀]水驿

(1).水路驿站。 唐 朱庆馀 《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诗:“水驛近船水,山城候骑尘。”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 清 纳兰性德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词:“水驛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水驛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臺。”

(2).水上驿路。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扬帆借天风,水驛苦不缓。” 清 朱彝尊 《送杜少宰视海闽粤》诗之一:“山程伐岭復见岭,水驛下瀧还上瀧。” 谢英伯 《苏州道中阻雨》诗:“驴背风刀蓬背雨,赚人水驛又山程。”

[寄怀]丹田

重要穴位;指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

[寄怀]谷神

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

[寄怀]行窝

宋 人为接待 邵雍 仿其所居 安乐窝 而为之建造的居室。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十餘家如 康节 先公所居 安乐窝 ,起屋以待其来,谓之行窝。故 康节 先公没,乡人挽诗有云:春风秋月嬉游处,冷落行窝十二家。”后因指可以小住的安适之所。 元 张养浩 《新水令·辞官》套曲:“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明史·隐逸传·沉周》:“居恒厌入城市,於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 清 黄遵宪 《人境庐之邻有屋数间》诗:“半世浮槎梦里过,归来随地觅行窝。”参阅《宋史·道学传一·邵雍》。

[寄怀]随处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寄怀]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

【寄怀】_林景熙 | 宋代
  • 【九日无菊】_李新 | 宋代
  • 【九日无菊】_李新 | 宋代 >> 【九日无菊】_李新 | 宋代...

    【寄怀】_林景熙 | 宋代
  • 【重阳】_文天祥 | 宋代
  • 【重阳】_文天祥 | 宋代 >> 【重阳】_文天祥 | 宋代...

    【寄怀】_林景熙 | 宋代
  • 【仙源即事三首】_王镃 | 宋代
  • 【仙源即事三首】_王镃 | 宋代 >> 【仙源即事三首】_王镃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