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咏镇海楼】作者:吴琏 朝代:明代
[再咏镇海楼]再咏镇海楼原文
山上重重万仞高,一城应借壮雄豪。
阶前景色迷霄汉,檐下松声沸海涛。
天近云深尘迹断,境虚人静籁音嘈。
望中恍惚蓬莱接,拟向瑶池摘碧桃。
[再咏镇海楼]诗词问答
问:再咏镇海楼的作者是谁?答:吴琏
问:再咏镇海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再咏镇海楼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吴琏的名句有哪些?答:吴琏
[再咏镇海楼]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再咏镇海楼]参考注释
[再咏镇海楼]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再咏镇海楼]雄豪
(1) 英雄豪杰
雄豪尽是无双士
(2) 雄壮;豪壮
潮水奔腾,势极雄豪
[再咏镇海楼]景色
风景;景致
一片森林的景色
[再咏镇海楼]霄汉
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气凌霄汉
[再咏镇海楼]松声
松涛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 王安石 《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再咏镇海楼]沸海
(1).传说中的海。常有狂波巨浪,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经歷百有餘国,方至京师。其中路山川不可记。越 铁峴 ,泛 沸海 …… 沸海 汹涌如煎,鱼鳖皮骨坚强如石,可以为鎧。”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 沸海 常沸,尤多恶鱼。”
(2).比喻乱世。《晋书·刘弘陶侃等传论》:“由是吏民毕力,华夷顺命,一州清晏,恬波於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静祲於稽天之际。”
[再咏镇海楼]尘迹
见“ 尘跡 ”。
亦作“尘蹟”。犹陈迹。 唐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之一:“汤沐成尘跡,山林遂寂寥。” 宋 范成大 《王希武通判挽词》之一:“堂堂今不见,尘迹自依然。”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佩响些些,尘跡谢繁华。”
[再咏镇海楼]虚人
浮而不实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言不计於反覆,好轻诺而无实者,虚人也。”
[再咏镇海楼]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再咏镇海楼]恍惚
(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2) 证名。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由于七情内伤、外邪内干、发汗过多而损伤心气,以致精神不定
[再咏镇海楼]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再咏镇海楼]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再咏镇海楼]碧桃
一种供观赏的桃树,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
吴琏,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