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_陆龟蒙 | 唐代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原文

到春犹作九秋鲜,应是亲封白帝烟。
良玉有浆须让味,明珠无颣亦羞圆。
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诗词问答

问:《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的作者是谁?答:陆龟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答:陆龟蒙

全唐诗:卷624-25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参考注释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九秋

(1).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华罗庚 《病中斗·寄老战友》诗:“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

(2).指九月深秋。 唐 陆畅 《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臺前。”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为甚么桃花向三月奋发、菊花向九秋开罢?”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菊有黄华则九秋矣,故秋怀以是终也。”

(3).九年。 汉 张衡 《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唐 刘禹锡 《谪九年赋》:“古称思妇,已歷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 傅尃 《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梦,一夜西风满地霜。”

(4).曲名。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白帝

(1).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 唐 贾公彦 疏:“五帝者,东方 青帝 灵威仰 ,南方 赤帝 赤熛怒 ,中央 黄帝 含枢纽 ,西方 白帝 白招拒 ,北方 黑帝 汁光纪 。”《史记·封禅书》:“ 文公 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 鄜衍 ……於是作 鄜畤 ,用三牲郊祭 白帝 焉。”《晋书·天文志上》:“西方 白帝 , 白招矩 之神也。” 清 曹寅 《巫峡石歌》:“或疑 白帝 前, 黄帝 后, 灕堆 倒决 玉垒 倾;风喣日暴几千载,旋涡聚沫之所成。”

(2).“白帝子”的略语。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赤精 斩 白帝 ,叱咤入 关中 。”参见“ 白帝子 ”。

(3).古城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节县 东 瞿塘峡 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 水又东逕 鱼復县 故城南,故 鱼国 也…… 公孙述 名之为 白帝 ,取其王色。”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朝辞 白帝 彩云间,千里 江陵 一日还。” 清 《蟂矶孙夫人庙》诗:“悲衔 白帝 生睽隔,恨切 苍梧 死别离。”

(4). 东汉 公孙述 曾改 鱼复县 为 白帝 ,后因以为 述 的代称。 清 顾炎武 《大汉行》:“ 隗王 白帝 何为平, 扶风 马生 真丈夫。”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良玉

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明珠

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无颣

没有毛病。《淮南子·氾论训》:“ 夏后氏 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纇。” 高诱 注:“考,瑕衅也……纇,磐若丝之结纇也。”《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方琮有烛,圆珠无纇。”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盖明月之珠,不能无瑕,夜光之璧,不能无纇。”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霜梨

即梨。梨在霜后收取,故称。 唐 李颀 《晚归东园》诗:“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范居士作》诗:“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王琦 注:“《齐民要术》:藏梨法,初霜后即收。” 唐 陆龟蒙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堪居 汉 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仙家

(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实不忍火攻。苟无大罪,乞仙家捨之。”原注:“里俗呼狐曰仙家。”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火枣

传说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飞行。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於金丹也。” 唐 陆龟蒙 《袭美以春橘见惠因次韵复酬谢》:“堪居 汉 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元 徐再思 《红绣鞋·道院》曲:“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庭。”《封神演义》第七九回:“火枣琼浆原自异, 马忠 应得化微尘。”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珍重

(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三十子

《梁书。元帝纪》:“ 大宝 元年正月辛亥朔,左卫将军 王僧辩 获橘三十子共蔕以献。”后因以“三十子”为橘的别称。 唐 陆龟蒙 《袭美以春橘见惠因次韵酬谢》:“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分付

(1).分别付与。《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三国志·魏志·鲜卑传》:“ 比能 众逐彊盛,控弦十餘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寳箭两百隻,分付与二大臣。”

(2).交给。 唐 白居易 《题文集柜》诗:“身是 邓伯道 ,世无 王仲宣 ;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宣和遗事》前集:“故 尧王 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华山 出家去也。”

(3).付托;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 杨恢 《祝英台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覊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4).嘱咐;命令。 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謫仙。”《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説话。’”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 嘉定 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5).指交代;讲明。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浅顰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7).处置;发落。 宋 石孝友 《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戚汉老 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野人

(1) 田野之民,农人

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汉

(5) 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

  •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_孟浩然 | 唐代
  •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_孟浩然 | 唐代 >>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_孟浩然 | 唐代...

  • 【题病僧寮】_郑遨 | 唐代
  • 【题病僧寮】_郑遨 | 唐代 >> 【题病僧寮】_郑遨 | 唐代...

  • 【将别寄友人】_马戴 | 唐代
  • 【将别寄友人】_马戴 | 唐代 >> 【将别寄友人】_马戴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