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答赵景猷】_曹摅 | 魏晋

【答赵景猷】作者:曹摅 朝代:魏晋

[答赵景猷]答赵景猷原文

季秋惟末。
孟冬之初。
大火颓流。
日月其除。
嗟我怀人。
离羣索居。
山谷乖错。
飞沉异涂。
与尔同代。
光景永殊。
爱而不见。
掻首踟蹰。
出门仿佯。
陟彼城隅。
俯察绿水。
仰瞻天衢。
雍雍和鴈。
偏偏游凫。
感物兴怀。
愤思郁纡。

[答赵景猷]诗词问答

问:答赵景猷的作者是谁?答:曹摅
问:答赵景猷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曹摅的名句有哪些?答:曹摅

[答赵景猷]参考注释

[答赵景猷]季秋

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九月。《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纵横天际为閒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时节是季秋,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而又连日快晴。”

[答赵景猷]孟冬

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答赵景猷]大火

(1).星宿名。即心宿。《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 郭璞 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 宋 司马光 《八月五日夜省直》诗:“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西游记》第二二回:“光阴迅速,歷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

(2).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

[答赵景猷]颓流

水势下流。 汉 刘向 《九叹·远逝》:“頽流下陨,身日远兮。”

[答赵景猷]日月其除

日月流逝。谓光阴不待人。《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孔颖达 疏:“日月其将过去。” 高亨 注:“日月,指时光;除,去也。”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岁云秋矣,日月其除。寿非金石,命也何如。”

[答赵景猷]怀人

(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

(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答赵景猷]离羣索居

离开同伴而孤独生活。《礼记·檀弓上》:“吾离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郑玄 注:“羣,谓同门朋友也。索,犹散也。” 汉 边韶 《塞赋》序:“予离羣索居,无讲诵之事。”《隋书·经籍志一》:“学者离羣索居,各为异説。”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离羣索居,几同傖父,年逾六十,迄无所成。”

[答赵景猷]山谷

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

不论在河滩、平原、丘陵、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长。——《杨树》

[答赵景猷]乖错

(1).谬误。 汉 王充 《论衡·薄葬》:“术用乖错,首尾相违,故以为非。” 唐 柳宗元 《辩列子》:“ 刘向 古称博极羣书,然其録《列子》,独曰 郑穆公 时人……何乖错至如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刘向叙列子》:“余以中垒博极群书,不应乖错至是。”

(2).混乱;错乱。《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 张耳 陈餘 ,非不敦睦,至於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平王 东迁,文字乖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但其举动乖错,似得心疾。有持物欲售者,过其门必强纳之,索价即痛殴。”

(3).违背。《晋书·乐志上》:“光禄大夫 荀勖 以 杜夔 所制律吕,校太乐、总章、鼓吹八音,与律吕乖错。” 宋 王安石 《冲卿席上得作字》诗:“君恩忽推徙,所望颇乖错。”

[答赵景猷]飞沉

1.飞升和沉落。《後汉书·党锢传·李膺》:“願怡神無事,偃息衡門,任其飛沈,與時抑揚。” 唐 李商隐 《摇落》诗:“水亭吟斷續,月幌夢飛沉。” 明 陆粲 《赠别王直夫》诗:“丈夫志千載,飛沉何足歎!”

2.指鸟和鱼。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營魄懷兹土,精爽若飛沉。” 南朝 梁 何承天 《达性论》:“安得與夫飛沉蠉蠕並爲衆生哉。” 唐 刘禹锡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動植隨四氣,飛沈含五情。”

3.指声调的平清和仄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聲有飛沈,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叠韻雜句而必睽,沈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4.指山和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诗:“從兹一相失,長嘆隔飛沉。”

[答赵景猷]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计

(2) 一般的情况

今天太闷热,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装在套子里的人》

[答赵景猷]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答赵景猷]踟蹰

(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答赵景猷]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答赵景猷]仿佯

亦作“ 仿洋 ”。游荡;遨游。《楚辞·远游》:“聊仿佯而逍遥兮,永歷年而无成。”《淮南子·原道训》:“逍遥于广泽之中,而仿洋于山峡之旁。” 唐 柳宗元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遂逆 大河 ,踰北山,仿佯而归。”

[答赵景猷]城隅

(1).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周礼·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郑玄 注:“城隅谓角浮思也。” 孙诒让 正义:“角浮思者,城之四角为屏以障城,高於城二丈,盖城角隐僻,恐奸宄踰越,故加高耳。” 汉 张衡 《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清 姜宸英 《湛园札记》以为:“城隅即今城上譙楼。”

(2).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晋 卢谌 《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徧城隅。”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药园送春句》:“ 药园 在东城隅,与 皋园 相望。”

[答赵景猷]俯察

(1).俯首察看。 汉 张衡 《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三国 魏 曹丕 《短歌行》:“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於是俯察旁罗,登臺升库。”

(2).下察,垂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伏乞陛下特开睿鉴,俯察愚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圣祖 仁皇帝 西巡,俯察邇言,採及清望,温旨褒奬。”

[答赵景猷]仰瞻

仰望;追慕。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嘉詔未赐,朝覲莫从。仰瞻城閾,俯惟闕庭。”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序》:“仰瞻昔贤,犹駑蹇之视天驥。” 清 姚鼐 《长椿寺观明刘孝纯太后画像》诗:“仰瞻后像非副褘,却号菩萨佩瓔络。”

[答赵景猷]天衢

(1).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称天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驭飞龙於天衢,驾騏驥於万里。” 唐 皎然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真观却望湖水》诗:“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 清 黄遵宪 《病中纪梦述梁任父》诗:“道逢两神人,排云上天衢。”

(2).京都。《文选·张衡<西京赋>》:“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 刘良 注:“天衢, 洛阳 也。”《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远处 河朔 ,天衢隔絶。”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寃狱书》:“天衢得以清泰,万国得以欢寧。”

(3).指京都的大路。 唐 李贺 《汉唐姬饮酒歌》:“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官受黜》:“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 岛 ( 贾岛 )忽吟曰:‘落叶满 长安 。’” 宋 梅尧臣 《送张著作孟侯宰上元》诗:“天衢车马跡,急若机上梭。”

(4).天之庇荫、福佑。衢,通“ 庥 ”。语出《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 高亨 注:“衢读为‘庥’,庇荫。”

(5).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又为四表,中间为天衢,为天关,黄道之所经也。”

[答赵景猷]雍雍

(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 雝雝 ”。

(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 汉 蔡邕 《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 王闿运 《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

(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 清 王韬 《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

(4).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茅盾 《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

[答赵景猷]偏偏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的发生,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含有[凑巧]、[恰恰]的意思

我想急于找到他,偏偏找不到

(2)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故意跟某种情况相反

大家叫他不要这样说了,他偏偏要说

(3) 用在句首或句中,限制事物的范围,兼有不满的口气,相当于[仅仅]、[单单]、[只有]

为什么偏偏我们厂没有长工资

[答赵景猷]游凫

指浮游的野鸭。《魏书·阳固传》:“泛泛游鳧,弗制弗拘。”

[答赵景猷]感物

(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

(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

(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 明 刘基 《书绍兴府达鲁花赤九十子阳德政诗后》:“政之感人,犹气之感物也。”

[答赵景猷]兴怀

引起感触。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兴怀。” 刘师培 《文说·宗骚》:“推之感物兴怀,援情记兴,嫋嫋女萝,寄离忧于公子,森森桂树,望归来于王孙。”

[答赵景猷]郁纡

(1).忧思萦绕貌。《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李周翰 注:“鬱紆,愁思繁也。”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诗:“故国方迢递,羈愁自鬱紆。” 明 郑若庸 《玉玦记·送行》:“伤离復伤离,别后增鬱紆。”

(2).盘曲迂回貌。 唐 魏徵 《述怀》诗:“鬱紆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石峰离立,色青白成纹,态鬱紆若鏤刻。” 清 周亮工 《金陵览古诗》序:“故其山鬱紆而妍媚,其水浩瀚而澂鲜。”

(3).形容烟气浓郁缭绕。 唐 杜甫 《天池》诗:“鬱紆腾秀气,萧瑟浸寒空。”

(4).殷切委婉。 明 方孝孺 《酒膳奉谢》诗:“衮衣登朝玉陛趋,至尊抚问情鬱紆。”

,

  • 【岁暮】_谢灵运 | 魏晋
  • 【岁暮】_谢灵运 | 魏晋 >> 【岁暮】_谢灵运 | 魏晋...

  • 【除妇服诗】_孙楚 | 魏晋
  • 【除妇服诗】_孙楚 | 魏晋 >> 【除妇服诗】_孙楚 | 魏晋...

  • 【劝农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
  • 【劝农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 >> 【劝农 其四】_陶渊明 |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