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作者:宗衍 朝代:元代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原文
梁甫吟馀自荷锄,南阳非复旧门闾。
春愁乱逐杨花起,秋兴频将柿叶书。
水落楚江寻瘗鹤,草荒吴苑问蒸鱼。
远游忆母还归省,安得云萍有定居。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诗词问答
问: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的作者是谁?答:宗衍
问: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宗衍的名句有哪些?答:宗衍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参考注释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梁甫吟
见“ 梁父吟 ”。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南阳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非复
(1).不再是。《后汉书·荀彧传》:“纵数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 唐 李华 《长门怨》诗:“自惊罗带缓,非復旧来心。” 清 唐甄 《潜书·匪更》:“及其敝也,衿倾袪错,四垂紕离,非復緇衣矣。”
(2).不像是。《太平广记》卷十引 晋 葛洪 《神仙传·王兴》:“帝顾侍臣曰:‘彼非復学道服食者,必 中岳 之神以喻朕耳!’”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竝见 姮娥 与众仙姬逍遥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间所有。”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仇 受而饮之,甘温香美,非復人世间物。”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门闾
(1).城门与里门。《吕氏春秋·仲夏》:“门閭无闭,关市无索。” 高诱 注:“门,城门;閭,里门也。”《淮南子·天文训》:“闭门閭,大搜客,断刑罚,杀当罪,息关梁,禁外徙。”
(2).宫门。《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閭,谨房室,必重闭。” 孙希旦 集解:“谓宫中之门閭也。巷门曰閭,宫中有永巷,故有閭。”
(3).指乡里、里巷。 唐 白居易 《议井田阡陌策》:“夫然,则井邑兵田之地,众寡相维;门閭族党之居,有亡相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刘安住 行孝, 张秉彝 施仁,都是罕有,俱各旌表门閭。” 许地山 《凶手》第二幕:“你们都与我回衙,再审明白,若是实情,本官当与你旌表门闾。”
(4).家门;家庭;门庭。《北齐书·杨愔传》:“ 愔 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閭,未尝戏弄。” 宋 王安石 《祭吕望之母郡太文》:“贤矣夫人,善持门閭。”《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我欲赴选,求得一官半职,改换门閭。” 王闿运 《陈永豫墓志铭》:“ 江 介之迁,门閭将大。”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春愁
春日的愁绪。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唐 张祜 《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陆游 《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杨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秋兴
(1).秋日的情怀和兴会。 唐 孟浩然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诗:“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唐 胡曾 《咏史诗·西园》:“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清 乔可聘 《秋村寄吴柴庵》诗:“萧条村舍挂藤萝,隐几閒吟秋兴多。”
(2).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匪遑底寧,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藪之思。於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以秋兴命篇。”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柿叶
(1).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唐 白居易 《寄内》诗:“桑条初緑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宋 苏轼 《睡起》诗:“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 元 虞集 《答钱翼之》诗:“闭门三月梨花雨,徧写千林柿叶霜。”
(2).《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於是 慈恩寺 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后常用“书柿叶”为勤苦习字的典故。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 杨万里 《食鸡头子》诗之二:“却忆吾庐野塘味,满山柿叶正堪书。”
(3).绫名。《事物异名录布帛·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柿叶,今时綾名。”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水落
(1).水位下降。《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 晋 郭璞 注:“汱、浑,皆水落貌。” 唐 刘长卿 《浮石濑》诗:“石横晚瀨急,水落寒沙广。” 宋 苏轼 《题南溪竹上》诗之一:“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沉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正当深冬水落时,边沿许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头。”
(2).方言。檐沟。 茅盾 《三人行》一:“从早上起,又是濛濛的细雨。檐前洋铁水落琮琮地响,调子很柔软。”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楚江
(1). 楚 境内的江河。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迴。” 宋 吴文英 《澡兰香·淮安重午》词:“莫唱 江 南古调,怨抑难招, 楚 江沉魄。”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我昔 楚 江同 宋玉 ,君今 吴 市访 梁鸿 。”
(2).见“ 楚江体 ”。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瘗鹤
见“ 瘞鹤铭 ”。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草荒
农田里杂草丛生,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吴苑
(1).即 长洲苑 , 吴 王之苑。《汉书·枚乘传》“不如 长洲 之苑” 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 吴苑 。’ 孟康 曰:‘以 江 水洲为苑也。’ 韦昭 曰:‘ 长洲 在 吴 东。’” 唐 韦应物 《閶门怀古》诗:“独鸟下高树,遥知 吴苑 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 閶门 。”
(2). 吴 地的园囿。因借指 吴 地或 苏州 。 唐 马戴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诗:“草际 楚 田雁,舟中 吴 苑人。”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赠苏昆生》词:“ 吴 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远游
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见“ 远游 ”。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还归
(1).返回。 应劭 《风俗通·怪神》引《管子》:“ 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 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 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
(2).归顺,归附。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 ,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3).归还。《 * 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 李安 ,将马头大酒店,还归本主。”亦指收回。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光绪 三年﹞据老农云:此虫从大雾中生,然而总归天意,故木棉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其杂粮不过还归种子而已。”
凯旋而归。《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朱熹 集注:“还,音旋。”《诗·大雅·常武》:“ 徐方 不回,王曰还归。” 高亨 注:“还归,指班师还朝。”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云萍
天上的浮云和水中的浮萍。比喻聚散无常,飘泊无定。 宋 刘学箕 《西江月》词:“茫茫天水有云萍。聚散任他形影。” 明 沉鲸 《双珠记·遗珠入宫》:“江山跋涉,孤锋远征。那堪踪跡等云萍。” 清 厉鹗 《点绛唇·题授衣读书稻田隅图》词:“风约云萍,又向 芜城 会。”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定居
使在一个地方固定居住下来
使难民在农场定居落户
定居于北京的德国人
元代,宗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