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颂古一百则】_释正觉 | 宋代

【颂古一百则】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颂古一百则]颂古一百则原文

丝纶降,号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不待雷惊出蛰,那知风遏行云。
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
印前恢廊兮,元无鸟篆虫文。

[颂古一百则]诗词问答

问:颂古一百则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颂古一百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

[颂古一百则]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书法图

【颂古一百则】_释正觉 | 宋代
颂古一百则书法作品

[颂古一百则]参考注释

[颂古一百则]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 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羣后。” 唐 杨炯 《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

(2).钓丝。 唐 无名氏 《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宋 张先 《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捲,牵动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 西湖 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緼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颂古一百则]号令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颂古一百则]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颂古一百则]塞外

中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叫[塞北]

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翦伯赞《内蒙访古》

[颂古一百则]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颂古一百则]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颂古一百则]出蛰

动物结束冬眠,出来活动。

[颂古一百则]知风

闻风,听到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却见房门关好,推动不开,晓得是儿子知风,老大没趣。”《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安道全 知风潜避。”

[颂古一百则]遏行云

见“ 遏云 ”。

[颂古一百则]联绵

见[连绵]

[颂古一百则]金针

(1) 刺绣、针灸用的针

(2) 比喻某种技能的诀窍

处世金针

[颂古一百则]玉线

仙人用玉搓成的线。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九六:“蛟丝玉线难裁割,须借玉妃金剪刀。” 金 王喆 《临江仙》词:“四象同房搓玉线,一穿透过金丹。”

[颂古一百则]鸟篆

(1).篆体古文字。形如鸟的爪迹,故称。《后汉书·酷吏传·阳球》:“或献赋一篇,或鸟篆楹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 李贤 注:“八体书有鸟篆,象形以为字也。”《晋书·索靖传》:“ 仓頡 既生,书契是为科斗鸟篆,类物象形。”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2).指形如篆书的鸟的爪迹。 宋 张耒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青引嫩苔留鸟篆,緑垂残叶带虫书。” 宋 陆游 《新凉书事》诗:“卧看鸟篆印苍苔,窗户凉生亦乐哉!” 元 鲜于枢 《湖上新居》诗:“树古虫书叶,莎平鸟篆汀。”

[颂古一百则]虫文

即虫书。古文字书体的一种。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词庭吐凤,翫鸟跡於春黌;书帐翻萤,閲虫文於夏阁。”参见“ 虫书 ”。

,

【颂古一百则】_释正觉 | 宋代
  • 【得子虡濠上书】_陆游 | 宋代
  • 【得子虡濠上书】_陆游 | 宋代 >> 【得子虡濠上书】_陆游 | 宋代...

    【颂古一百则】_释正觉 | 宋代
  • 【雪庭】_释了惠 | 宋代
  • 【雪庭】_释了惠 | 宋代 >> 【雪庭】_释了惠 | 宋代...

    【颂古一百则】_释正觉 | 宋代
  •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_夏竦 | 宋代
  •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_夏竦 | 宋代 >>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_夏竦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