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作者:孔武仲 朝代:宋代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原文
西馆萧然拥罽裘,浑无桃李似潘侯。
路多绿竹遮栏雨,池有残荷掩映秋。
蛮獠讴歌逢乐岁,江湖风景忆扁舟。
衣冠到底为身累,秖慕逍遥寄一丘。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诗词问答
问: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参考注释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西馆
(1). 三国 时 陈思王 曹植 的邸第称“西馆”。后遂以为亲王邸第的代称。 唐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诗:“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 漳河 隔梦思。” 明 张居正 《宝谟记》:“我 献皇帝 圣质天成,睿思神授,昔居西馆,已著英声。”
(2). 宋 代御书库名。 宋 李攸 《宋朝事实》卷九:“ 宋 初置三馆。 长庆门 北,谓之 西馆 。 太平兴国 初,于 升龙门 东北,创立三馆书院。三年,赐名崇文院,迁 西馆 书贮焉。东廊为集贤书库,西廊分四部为史馆书库。”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袁鹰 《故乡夜话》:“此外四壁萧然,再没有任何东西。”
(3).稀疏;虚空。 宋 叶适 《题<林秀文集>》:“鬢髮萧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谒延赏》:“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篋尽萧然。”《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4).简陋。 宋 陆游 《自笑》诗:“惟餘数卷残书在,破篋萧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每行县以物自随,杯汤不肯受。去官贫甚,鬻所乘马以行,行李萧然,观者嘆息。”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乘舆萧然,襆被而已。”
(5).萧洒;悠闲。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秋水清无底,萧然浄客心。”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序:“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罽裘
古代一种外来的毛织品制成的衣裘。又称罽宾裘。 晋 傅玄 《傅子·阙题》:“ 谢旗 房陵 都尉,战有功, 太祖 赐 旗 罽裘、豹裀。” 唐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赠以 蜀 马箠,副之 胡 罽裘。” 宋 王安石 《送郑叔熊归闽》诗:“黄尘雕罽裘,逆旅同逼仄。” 李壁 注:“ 罽宾 裘、 日本 裘,皆以外国得名。”参见“ 罽宾 ”。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遮栏
见“ 遮拦 ”。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衬托
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蛮獠
旧时对西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摩缕波国》:“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朱砂膏治白花蛇毒》:“州连蛮獠,三月草长蛇盛,则当防戍。”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华族寒门,别若鸟鱼;蛮獠都士,絶出智愚。”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讴歌
1.亦作"讴歌"。 2.歌唱。 3.歌颂。 4.颂歌。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乐岁
(1) 丰年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苦。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到底
(1) 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你到底去不去?!
(2) 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经过一番曲折,事情到底成功了
(3) 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到底是小孩,这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你到底为什么不走进那间屋子
(4) 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贯彻到底
(5) 表示感叹的语气
到底还是女人心细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为身
治身,修身。《管子·中匡》:“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孔子家语·贤君》:“ 颜渊 将西游於 宋 ,问於 孔子 曰:‘何以为身?’ 子 曰:‘恭、敬、忠、信而已矣。’” 宋 曾巩 《答孙都官书》:“凡 巩 之学,盖将以学乎为身,以至於可以为人也。”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一丘
亦作“ 一邱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孔武仲,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