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原文
画舫行来石舫边,便因登岸小夤缘。
回头却顾缆维处,孰是能迁孰不迁。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诗词问答
问: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参考注释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画舫
装饰华丽的游船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行来
(1).往来;出入。语出《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莫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后汉书·方术传下·计子勋》:“ 计子勋 者,不知何郡县人,皆谓数百岁,行来於人间。”《新唐书·裴度传》:“ 度 视事,下令唯盗贼、鬭死抵法,餘一蠲除。行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六年》:“ 宇文 举国贱之( 慕容翰 ),不復省録,以故得行来自遂,山川形便,皆默记之。” 胡三省 注:“行来,犹言往来也。”
(2).走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却説 安公子 一行人,别了 十三妹 迤邐行来。”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石舫
园林中用石头建成的船形建筑物
颐和园内的著名石舫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登岸
上岸;登上陆地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夤缘
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
乔松孤立,萝茑夤缘,柔附凌云,岂曰能贤。——《旧唐书·令孤楚牛僧孺传赞》
夤缘得官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却顾
亦作“却顾”。1.回顾,回转头看。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刘法师》:“ 公弼 送法师迴,师却顾,唯见青崖丹壑,向之歌舞,一无所有矣。” 宋 叶适 《宜兴县修学记》:“方 周孝侯 童騃纵暴,至比以异物,一旦感激,杀虎斩蛟,从 陆士衡 兄弟,前死不却顾。”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 汪 探听(囊)掷之,中左臂,负标而逃,絶不却顾。”
(2).犹言反复考虑。 宋 秦观 《盗贼上》:“凡盗贼之首既已伏其辜矣,而刀笔之吏不能长虑却顾,简节而疏目,则往往穷支党而治之。”
(3).犹顾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目击狐鼠之横行,而噤不一詰,岂有所却顾与!”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稍有知识者,虽亦知汉族不宜受治於满人,然终不免迟疑却顾。”
[泛舟由玉河至石舫·其三]不迁
(1).不移徙。《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韩非子·十过》:“﹝戎王﹞见其女乐而説之,设酒张饮,日以听乐,终岁不迁,牛马半死。” 汉 王褒 《洞萧赋》:“託身躯於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2).不改变。《楚辞·九章·怀沙》:“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朱熹 集注:“不以忧患改其节。” 汉 王粲 《赠蔡子篤》诗:“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3).谓官爵不升迁。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民大譁,拥门不得解,丞一言而定, 汪文烈 亟称之。后部中不迁不黜,而别选一官至,百姓闭门留丞,丞不可。”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