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首】作者:释昙华 朝代:宋代
[偈颂六十首]偈颂六十首原文
心佛及众生,笑而还复喜。
笑喜本无根,缁素诚有旨。
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
道理深,何处寻。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偈颂六十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六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昙华
问:偈颂六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昙华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昙华
[偈颂六十首]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书法图
偈颂六十首书法作品
[偈颂六十首]参考注释
[偈颂六十首]心佛
(1).佛教语。心中之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
(2).佛教语。心与佛。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心佛不二门,如 大势至菩萨 説。”
[偈颂六十首]众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偈颂六十首]而还
以还,以来。 于右任 《祭邹容墓后赠刘三》诗:“廿载而还事始伸,同来扫墓一沾巾。”
[偈颂六十首]无根
(1).没有根部。《管子·内业》:“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 尹知章 注:“道非如卉木,而有根茎花叶也。”《太平御览》卷五一○引 三国 吴 虞翻 《与弟书》:“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2).没有根基;没有依据。 汉 刘向 《说苑·建本》:“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谣言则其实大抵无根,所以我没有动。”
(3).比喻行踪无定。 宋 晁补之 《忆少年·别历下》词:“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偈颂六十首]素诚
一向蓄于内心的情意。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石以坚为性,君勿慙素诚。”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众散扃朱户,相携话素诚。” 唐 姚合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睽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
[偈颂六十首]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偈颂六十首]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偈颂六十首]几个
少数的
相对来说没有几个朋友
[偈颂六十首]识道
(1).识知圣道。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感秋华於衰木,瘁零露於丰草,在殷忧而弗违,夫何云乎识道。”
(2).识途。《文选·马融<长笛赋>》:“山鸡晨羣,壄雉晁雊,求偶鸣子,悲号长啸。由衍识道,噍噍讙譟。” 吕向 注:“鸟兽行识其道。”
[偈颂六十首]道理
(1) 事物的规律
跟他讲解物理学的道理
(2) 事情或论点的根据;理由
摆事实,讲道理
(3) 办法
我们可以商量个道理救得此人么?——《儒林外史》
(4) 打算
候朝廷诸事安顿后,再做道理。——《三侠五义》
(5) 处置;处理
咱们可先将他带回去,再作道理。——《施公案》
[偈颂六十首]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偈颂六十首]见底
(1).形容水流清澈。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水炤景而见底,烟寻风而无极。”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大 江 寒见底, 匡山 青倚天。”
(2).比喻人胸无杂念。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神清餐沆瀣,气逸饮洪濛。”
(3).谓事情的结局。《宋书·始宋王休仁传》:“我去不知朝夕见底,若一旦死去作鬼,亦不取汝,取汝正足乱人耳。”
[偈颂六十首]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宋代,释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