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话建溪旧居】作者:杨亿 朝代:宋代
[因人话建溪旧居]因人话建溪旧居原文
听话吾庐忆翠微,石层悬瀑溅严扉。
风和林籁披襟久,月射溪光击浪归。
露畹荒凉迷草带,雨墙阴湿长苔衣。
终年已结南枝恋,更羡高鸿避弋飞。
[因人话建溪旧居]诗词问答
问:因人话建溪旧居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因人话建溪旧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
[因人话建溪旧居]参考注释
[因人话建溪旧居]听话
听从上级或长辈的话;愿意服从
听话的孩子
[因人话建溪旧居]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因人话建溪旧居]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因人话建溪旧居]石层
重迭的石头;石级。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 严陵滩 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前蜀 韦庄 《梁氏水斋》诗:“看蚁移苔穴,闻蛙落石层。” 宋 赵师秀 《岩居僧》诗:“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因人话建溪旧居]悬瀑
瀑布。 唐 韩愈 《送惠师》诗:“是时雨初霽,悬瀑垂天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峡中水至是如引丝,反不如悬瀑之势巨矣。”
[因人话建溪旧居]林籁
谓风吹林木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至於林籟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鍠。” 唐 沉亚之 《歌者叶记》:“一歌而林籟荡,再歌则行云不流矣。”参见“ 林籟泉韵 ”。
[因人话建溪旧居]披襟
(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宋 张景星 《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籟。” 清 杜岕 《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诗:“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过。”
(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犹披心。谓推诚相与。《晋书·周顗传》:“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貽王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诗:“入幕知 孙楚 ,披襟得 郑侨 。” 清 陈盟 《与亲友话旧》诗:“所愿故乡归有路,披襟重话再生欢。”
[因人话建溪旧居]溪光
指溪流的水色。 唐 杜牧 《题白苹洲》诗:“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宋 谢逸 《南歌子》词:“雨洗溪光浄,风掀柳带斜。”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亭之西,创水榭三楹,为亭右弼,俯蒞溪光,泛摇几席。”
[因人话建溪旧居]荒凉
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一个荒凉的村庄
[因人话建溪旧居]阴湿
昏暗潮湿
阴湿的地下室
[因人话建溪旧居]苔衣
泛指苔藓。 南朝 宋 谢灵运 《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 唐 钱起 《避暑纳凉》诗:“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宋 林逋 《翠微亭》诗:“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因人话建溪旧居]终年
(1) 全年;整年
积雪终年不化
(2) 人死亡时的年龄
他终年90岁
[因人话建溪旧居]南枝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宋代,杨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