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七首·其二】作者:何巩道 朝代:明代
[归乡七首·其二]归乡七首·其二原文
横卧麒麟倒挂藤,万家荒冢绿层层。
人间久已传金碗,地下何须点漆灯。
十月祭田喧晚获,一冬山径没寒冰。
沉吟忽见长松树,闻说狐狸夜夜升。
[归乡七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归乡七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问:归乡七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归乡七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巩道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巩道
[归乡七首·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归乡七首·其二]参考注释
[归乡七首·其二]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归乡七首·其二]倒挂
(1) 头尾颠倒挂着。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借支款额高于实际分配所得的款额也称[倒挂]
(3) 某些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常理,与应该的样子相反
体脑倒挂
价格倒挂
[归乡七首·其二]荒冢
荒凉的坟墓
[归乡七首·其二]层层
(1).一层又一层。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苏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清 邱象升 《清远峡》诗:“客心愁入暮,高峡尚层层。”
(2).指逐层逐次。 唐 章碣 《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人民日报》1982.3.31:“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组织落实,层层有人抓。”
[归乡七首·其二]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归乡七首·其二]久已
早已;早就
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归乡七首·其二]金碗
亦作“ 金鋺 ”。亦作“ 金椀 ”。亦作“ 金盌 ”。1.金制之碗。因其贵重,多作比喻。 唐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诗:“画楼吹笛妓,金椀酒家胡。”《新五代史·死事传·孙晟》:“ 孙晟 轻 延巳 为人,常曰:‘金椀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2).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载: 范阳 卢充 与 崔少府 女幽婚。别后四年,三月三日, 充 于水旁遇二犊车,见 崔氏 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 充 ,又与金鋺,并赠诗曰:‘……何以赠余亲?金鋺可颐儿。’”后因以借指殉葬的器物。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宸极妖星动,园陵杀气平。空餘金碗出,无復繐帷轻。” 仇兆鳌 注:“金碗,用《搜神记》 卢充 幽婚事。” 清 陈维崧 《潇湘神·盱眙舟中作》词:“蛮絃铜鼓不胜愁, 驪山 金盌无消息。”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漆灯金碗无藏处,散宫娃,《小秦王》曲吹暮笳,魂归月下。”
(3).花名。棣棠花的一种。《广 * ·花谱二二·棣棠》:“棣棠花若金黄,一叶一蘂,生甚延蔓,春深与蔷薇同开,可助一色,有单叶者,名金盌,性喜水。”
[归乡七首·其二]地下
(1) 处于、生长在或位于地面下的
地下洞
地下根茎
(2) 秘密活动
地下的革命活动
[归乡七首·其二]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归乡七首·其二]点漆
乌黑光亮貌。《晋书·杜乂传》:“美姿容,有盛名於 江 左, 王羲之 见而目之,曰:‘肤若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人也。’”《宋书·谢晦传》:“ 晦 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鬢髮如点漆。” 宋 辛弃疾 《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词:“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 清 吴趼人 《侠妓》:“席间见一妓,星眸点漆,樱唇绽红,丽人也。”
[归乡七首·其二]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归乡七首·其二]祭田
旧时族田中用于祭祀的土地。 清 方苞 《教忠祠祭田条目序》:“安知衰残之躯,延至八十,亲见宗祠祭田之粗具哉。”《红楼梦》第一一○回:“再餘下的,置买几顷祭田。”《清史稿·食货志一》:“祭田公地,一切免徵。建国初,赐圣贤裔祭田。”
[归乡七首·其二]山径
山中小道
山径幽幽
[归乡七首·其二]寒冰
亦作“ 寒氷 ”。寒冷的冰。《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元 王士熙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诗:“推雪漉寒氷,凝此英琼瑶。” 清 钱谦益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 有竹庄 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
[归乡七首·其二]沉吟
(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归乡七首·其二]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归乡七首·其二]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归乡七首·其二]狐狸
(1)
(2)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
(3)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归乡七首·其二]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何巩道,归乡七首,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