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作者:张弘范 朝代:元代
[清平乐]清平乐原文
高眠窗北。
偃卧喧雷息。
依约关山归路忆。
梦绕池塘春碧。
功名负我青春。
匆匆日月奔轮。
且把琴书归去,山林道发儒巾。
[清平乐]诗词问答
问:清平乐的作者是谁?答:张弘范
问:清平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清平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弘范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弘范
[清平乐]张弘范清平乐 书法图
清平乐书法作品
[清平乐]参考注释
[清平乐]高眠
(1).高枕安眠。 唐 耿湋 《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 王禹偁 《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闕,高眠尽五更。” 清 李渔 《蜃中楼·姻阻》:“介寿归来, 河 清无事,龙宫尽日高眠。”
(2).指闲居。 唐 李华 《与弟莒书》:“未遇 赵公 之举,马厩高眠,古今一也。” 明 袁宏道 《初杜门》诗:“一笑挥铜綬,高眠谢部民。”
[清平乐]偃卧
仰卧;睡卧
是夜荆公长吁短叹,和衣偃卧,不能成寐。——《京本通俗小说》
[清平乐]依约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 唐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宋 苏轼 《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逊 《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清平乐]关山
(1) 关隘和山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2) 指家乡
[清平乐]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清平乐]池塘
(1) 蓄水的坑池,较小而浅
(2) 澡塘中的浴池
[清平乐]春碧
(1).春日碧绿色的景物。指春山、春水或春草等。 唐 李贺 《难忘曲》:“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唐 温庭筠 《谢公墅歌》:“ 朱雀航 南绕香陌, 谢郎 东墅连春碧。” 南唐 张泌 《思越人》词:“东风澹荡慵无力,黛眉愁聚春碧。”
(2).酒名。 宋 史达祖 《喜迁莺》词:“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 宋 陆游 《道院杂兴》诗之三:“ 东楼 谁记倾春碧, 北岭 空思擘晚红。”自注:“厨醖本名重碧, 范至能 易为春碧。”
[清平乐]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清平乐]青春
(1) 青年时代
壮丽的青春
(2)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
青春几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清平乐]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清平乐]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清平乐]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清平乐]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清平乐]儒巾
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 明 代通称方巾,为生员的服饰。 宋 林景熙 《元日得家书喜》诗:“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 清 李渔 《怜香伴·婚始》:“小生儒巾员领,丑扮丫鬟,杂扮掌礼,众鼓吹纱灯引上。” 丁玲 《母亲》一:“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
元代,张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