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_陈傅良 | 宋代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作者:陈傅良 朝代:宋代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送雪庵瑾禅师还山原文

五马逢迎甚阔疎,满朝问讯近何如。
诸公极有迟留意,一日连收竟别书。
佛法盛衰千劫后,人生老壮百年余。
向来游旧今亡恙,愿得斯人尚起予。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诗词问答

问:送雪庵瑾禅师还山的作者是谁?答:陈傅良
问:送雪庵瑾禅师还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傅良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傅良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参考注释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五马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逢迎

(1) 违心趋奉迎合

逢迎拍马

(2) 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阔疎

见“ 阔疏 ”。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问讯

(1) 询问或打听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2) 问候

彼此见礼问讯

(3)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迟留

停留;逗留。 汉 王充 《论衡·状留》:“贤儒迟留,皆有状故。” 唐 韩愈 《别知赋》:“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宋 沉遘 《过冀州闻介甫送虏使当相遇继得移文又以诗见寄次韵和答》:“闻报故人当遅留,便临近舘为邂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僕终疑其伪,阴与主人谋,迟留不进,相失,遂杳。”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连收

合聚。《墨子·尚同上》:“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张纯一 集解:“连,合也;收,聚也。”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别书

(1).分别书写。《魏书·萧宝夤传》:“经奏之后,考功曹别书於黄纸、油帛。一通则本曹尚书与令、僕印署,留於门下;一通则以侍中、黄门印署,掌在尚书。”

(2).告别的书信。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三出:“被我留下别书一封,字画十餘幅。”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佛法

(1) 佛教的教义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盛衰

兴胜和衰败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千劫

(1).佛教语。指旷远的时间与无数的生灭成坏。劫,梵语kalpa的音译。 唐太宗 《圣教序》:“无灭无生歷千劫。”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如以蜜説甜,众生未諭故,復以甜説蜜,甜蜜更相説,千劫无穷尽。” 明 袁宗道 《杂说》:“此一点尘垢,便是千劫繫驴之橛,永不能出离矣。”

(2).现多指无数灾难。如:他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千劫万难。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游旧

旧游。往日交游的朋友。《后汉书·酷吏传·樊晔》:“ 樊曄 字 仲华 , 南阳 新野 人也。与 光武 少游旧。”《南史·沉约传》:“初, 梁武 在西邸,与 约 游旧。”

旧时交游。《梁书·沉约传》:“ 高祖 在西邸,与 约 游旧。”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亡恙

(1).没有病痛。引申为安然存在。 汉 贾谊 《治安策》:“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居第》:“京师贵人,墙皆某所筑,数十年来,但见人物更换,墙固亡恙也。”

(2).问候语。犹言平安。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起予

(1).《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诗:“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我时年尚幼,作赋慕 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启发他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未可以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谨书起予。” 吕向 注:“恐其不致至诚,不知善否之应,故以书起发其章。”

,

  • 【射殿】_曾极 | 宋代
  • 【射殿】_曾极 | 宋代 >> 【射殿】_曾极 | 宋代...

  • 【渔舟】_雪岩 | 宋代
  • 【渔舟】_雪岩 | 宋代 >> 【渔舟】_雪岩 | 宋代...

  • 【送李国史】_释心月 | 宋代
  • 【送李国史】_释心月 | 宋代 >> 【送李国史】_释心月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