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花心动]花心动原文
椒柏宫称觞,抚宫寰瀛佳辰宫,正临端宫月。
瑞应屡臻,宫篽多祥,气候暖回微冽。
圣母七旬寿,敻无前、天心昭格。
溥庆处,坤珍效祉,宴开清切。
金殿箫韶备设。
锵钧奏留云,舞容回雪。
赭袍绣拥,褘翟同诚,递捧玉杯欢悦。
愿将亿万喜,祝亿万、从兹无缺。
太平主,永隆圣孝凤阙。
[花心动]诗词问答
问:花心动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花心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花心动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
[花心动]参考注释
[花心动]椒柏
见“ 椒柏酒 ”。
[花心动]称觞
举杯祝酒。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九:“降席连緌,称觴接武。” 唐 马怀素 《饯唐永昌》诗:“闻君出宰 洛阳 隅,宾友称觴饯路衢。”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称觴别殿传新曲,衔璧寧王按旧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参见“ 称觴上寿 ”。
[花心动]寰瀛
(1).天下;全世界。 晋 崔棁 《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翫月》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宋 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於是露刃者胆丧,控弦者骨惊,谓令公尚临於金甲,想可汗未厌於寰瀛,顿释前憾,来寻旧盟。” 严复 《原强》:“ 达尔文 者, 英 之讲动植之学者也。承其家学,少之时,周歷寰瀛。”
(2).指疆域。 唐 司马札 《古边卒思归》诗:“ 汉武 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3).犹尘世。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无妨隐朝市,不必谢寰瀛。” 五代 齐己 《送白处士游峨嵋》诗:“莫为寰瀛多事在,客星相逐不迴休。”
[花心动]佳辰
良辰;吉日。 唐 王勃 《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岂非琴樽远契,必兆朕於佳辰;风月高情,每留连於胜地。” 宋 柳永 《应天长》词:“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休效 牛山 ,空对江天凝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凡佳辰令节,寒食寒衣,皆拜,设时食。”
[花心动]宫月
照临宫廷之月。 唐 白居易 《答马侍御见赠》诗:“苑花似雪同随輦,宫月如眉伴直庐。” 唐 李商隐 《宫中曲》:“云母滤宫月,夜夜白於水。”
[花心动]瑞应
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西京杂记》卷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草木鸟兽之珍不可一二数,一时君臣称颂,祥瑞盖无虚月,然……邦国丧乱,父子迁播,所谓瑞应又如此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传国玺》:“又宝璽之出,正当皇 元 圣天子六合一统之时,宫车晚出之近朝,以见天心正为继体之君设也,此瑞应之兆二也。”
[花心动]气候
(1) 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亦泛指时令
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宋· 陆游《园中书触目》
(2)
(3) 给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和天气发展所示的变动着的大气状态
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一个团体或一个时期流行的倾向或环境条件
政治气候
(5) 比喻结果或成就
成不了气候
[花心动]圣母
(1) 旧时迷信的人称某些女神
(2) 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玛利亚
[花心动]无前
(1) 无敌
所向无前
(2) 空前
业绩无前
[花心动]天心
(1) 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2) 天意
上合天心
(3) 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4) 摆轴
[花心动]坤珍
指大地呈现出的符瑞。《后汉书·班固传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李贤 注:“乾符、坤珍谓天地符瑞也。”
[花心动]效祉
亦作“効祉”。呈现福祉。《南史·梁纪上·武帝上》:“而晷纬呈祥,川岳効祉,代终之符既显,革运之期已萃。” 唐 刘允济 《天赋》:“发星辰而效祉,杂烟云以降祥。”
[花心动]清切
(1).清贵而切近。指清贵而接近皇帝的官职。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唐 白居易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宪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旧翰林学士,地势清切,均不兼他务。”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唯留诗句满 长安 ,清切长宜禁近官。”
(2).形容声音清亮急切。 唐 王昌龄 《宴南亭》诗:“城楼空杳靄,猿鸟备清切。” 宋 陈师道 《晚泊》诗:“清切临风笛,深明隔水灯。” 清 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清切频吹 越石 笳,穷愁犹驾 阮生 车。”
(3).清晰准确;真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楚辞》辞 楚 ,故讹韵实繁。”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以禪喻诗,莫此清切。”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二十》:“ 尹 氏之言,特发 程子 之意,而分贴经文,尤为清切。”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月的银光之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清凉而急剧。指秋时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侯清切。” 王冰 注:“清,大凉也;切,急也,风声也。” 于天星 按:“秋时之气也。”
[花心动]金殿
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金殿玉楼
[花心动]箫韶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
[花心动]备设
设置。亦指设置齐全。 汉 祢衡 《鹦鹉赋》:“虽网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 唐 康骈 《剧谈录·韦颛枭鸣》:“报 光 成名者络绎而至, 顓 则无登第之耗。 光 延之於堂际小阁,备设肴饌慰安之。”《宋史·乐志三》:“於坛之北,备设宫架,鐘、匏、竹各列二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有厅廨三间东向,牀榻备设。”
[花心动]回雪
形容舞姿如雪飞舞回旋。 唐 蒋防 《春风扇微和》诗:“舞席皆回雪,歌筵暗送尘。” 元 张雨 《东风第一枝》词:“试折花掷作银桥,看舞素鸞回雪。”参见“ 迴雪 ”。
雪回旋飞舞。比喻女子舞姿的轻盈优美。《艺文类聚》卷四三引 汉 张衡 《舞赋》:“裾似飞鷰,袖如迴雪。” 唐 白居易 《杨柳枝二十韵》:“身轻委迴雪,罗薄透凝脂。”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云翻袂影,飘然迴雪舞风轻。”
[花心动]赭袍
即赭黄袍。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中宗 尝召宰相 苏瓌 、 李乔 子进见。二丞相子皆童年,上近抚於赭袍前,赐与甚厚。”《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 昭义 节度使 毛璋 所为骄僭,时服赭袍。” 王国维 《读史二绝句》之二:“只怪 常山 赵延寿 ,赭袍龙凤向中原。”参见“ 赭黄袍 ”。
[花心动]玉杯
见“ 玉杯 ”。
亦作“ 玉桮 ”。亦作“ 玉盃 ”。1.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称。《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史记·孝文本纪》:“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 南朝 齐 谢朓 《金谷聚》诗:“璖椀送佳人,玉桮邀上客。” 唐 杜甫 《章梓州桔亭饯成都窦少尹》诗:“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盃锦席高云凉。” 清 吴伟业 《元夕》诗:“ 长信 玉杯簪戴胜, 昭阳 银烛擘空侯。”
(2).《汉书·董仲舒传》:“説《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復数十篇。” 颜师古 注:“皆其所著书名也。”后因泛称重要著作为“玉杯”。 北周 庾信 《小园赋》:“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 清 纳兰性德 《茅斋》诗之二:“时开《玉杯》卷,或弹珠柱琴。”
(3).牡丹的一种。 唐 裴潾 《白牡丹》诗:“别有玉杯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词:“别有玉盃承露冷,留共君看。”自注:“玉盃,官舍中牡丹絶品也。”
[花心动]欢悦
喜悦;欢乐
欢悦的笑声
他俩心情欢悦,边走边唱
[花心动]亿万
极言其数之多
亿万人民
[花心动]从兹
犹从此。 唐 杜甫 《为农》诗:“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从 盘古 破鸿濛,开闢从兹清浊辨。” 清 孙枝蔚 《张孝子诗》:“乞棺殮主长哀号,从兹孝烈闻 通城 。”
[花心动]无缺
没有缺损
完好无缺
[花心动]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花心动]凤阙
(1). 汉 代宫阙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 凤闕 ,高二十餘丈。”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 凤闕 也。”《汉书·东方朔传》:“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 建章 ,左 凤闕 ,右 神明 ,号称千门万户。” 颜师古 注:“ 凤闕 ,闕名。”《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晋 潘岳 《关中记》:“ 建章宫 圆闕,临北道,凤在上,故曰 凤闕 也。”
(2).皇宫、朝廷。 晋 王嘉 《拾遗记·魏》:“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闕望崔嵬。” 唐 杨炯 《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遶龙城。” 清 陈维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词:“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闕前。”
宋代,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