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洞】作者:李云龙 朝代:明代
[紫竹洞]紫竹洞原文
振策欲飞度,登崖始觉遥。
侧身穿石窦,连手步岩桥。
花将梵宇掩,云共磬声飘。
多少比丘辈,时来听海潮。
[紫竹洞]诗词问答
问:紫竹洞的作者是谁?答:李云龙
问:紫竹洞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紫竹洞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云龙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云龙
[紫竹洞]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紫竹洞]参考注释
[紫竹洞]振策
扬鞭走马。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方欲振策 燕 赵 ,席卷 秦代 。” 明 刘基 《自衢州至兰溪》诗:“振策率广路,逍遥散烦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以足下遂当西迈,振策在涂,故不以时报。”
[紫竹洞]侧身
身体侧面向前地
[紫竹洞]石窦
石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漓水》:“验其山有石竇,下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 隋 江总 《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窗穿石竇,月牖拂霜松。” 宋 苏轼 《巫山》诗:“石竇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紫竹洞]连手
(1) 〈方〉
(2) 有关系的,有联系的
那些连手的事都需要弄清
(3) 共同协作的人
过去你那个老连手当了主任了
[紫竹洞]梵宇
佛寺。《梁书·张缵传》:“经法王之梵宇,覩因时之或跃;从四海之宅心,故取乱而诛虐。” 唐 宋之问 《登禅定寺阁》诗:“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小生是 西洛 贫儒,四海游学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到了 铁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紫竹洞]磬声
(1).击磬的声音。《礼记·乐记》:“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
(2).指代将帅。《宋书·索虏传》:“是以分命吾等磬声之臣,助 难当 报復。”
[紫竹洞]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紫竹洞]比丘
和尚。梵语,khiksu的译音
桑门为息心,比丘为行乞。——《魏书·释老志》
[紫竹洞]海潮
海水有规律涨落的自然现象
明代,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