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居天柱山】_释赞宁 | 宋代

【居天柱山】作者:释赞宁 朝代:宋代

[居天柱山]居天柱山原文

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
水边成半偈,月下了残经。
虽逐诸尘转,终归一念醒。
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

[居天柱山]诗词问答

问:居天柱山的作者是谁?答:释赞宁
问:居天柱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赞宁的名句有哪些?答:释赞宁

[居天柱山]释赞宁居天柱山 书法图

【居天柱山】_释赞宁 | 宋代
居天柱山书法作品

[居天柱山]参考注释

[居天柱山]四野

四周广阔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闻四野

雪后,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居天柱山]家庭

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居天柱山]柴门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居天柱山]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居天柱山]诸尘

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诗之七:“焚香向居士,无计出诸尘。” 明 高启 《赋永上人纸帐》:“ 剡 藤裁素幬,坐使诸尘隔。”

[居天柱山]终归

到底;毕竟

他们终归还是决定从陆路走

[居天柱山]一念

(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居天柱山]劳形

谓使身体劳累、疲倦。《庄子·渔父》:“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唐 殷尧藩 《李舍人席上感遇》诗:“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家居》:“余本以疾归,酬应则有劳形之苦,饮燕则收颐养之功。”

,

【居天柱山】_释赞宁 | 宋代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_释绍昙 | 宋代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_释绍昙 | 宋代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_释绍昙 | 宋代...

    【居天柱山】_释赞宁 | 宋代
  • 【十一月二十九日壬子喜雪】_方回 | 宋代
  • 【十一月二十九日壬子喜雪】_方回 | 宋代 >> 【十一月二十九日壬子喜雪】_方回 | 宋代...

    【居天柱山】_释赞宁 | 宋代
  • 【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_詹慥 | 宋代
  • 【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_詹慥 | 宋代 >> 【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_詹慥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