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与晦叔至奉新】_释德洪 | 宋代

【与晦叔至奉新】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与晦叔至奉新]与晦叔至奉新原文

欲去未成还执手,西风疏雨晚丝丝。

暗惊岁月行飘忽,那更人生苦别离。

君已到心工笔语,我今归计老茆茨。

冷斋后夜谁同宿,莫向灯前读此诗。

[与晦叔至奉新]诗词问答

问:与晦叔至奉新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与晦叔至奉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与晦叔至奉新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与晦叔至奉新]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2. 钞补作呕

[与晦叔至奉新]参考注释

[与晦叔至奉新]执手

握手,拉手

执手分道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咽。——宋· 柳永《西霖铃》

[与晦叔至奉新]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与晦叔至奉新]丝丝

(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 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3).象声词。 茅盾 《子夜》七:“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管桦 《二十八宿》:“油灯丝丝地烧着,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

[与晦叔至奉新]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与晦叔至奉新]飘忽

(1) (风和云)等迅速飘移,轻快迅疾的样子

(2) 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

飘忽无迹

[与晦叔至奉新]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与晦叔至奉新]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与晦叔至奉新]工笔

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区别于[写意])

这是一幅很出色的工笔画

[与晦叔至奉新]归计

(1).听从计策。《史记·淮阴侯列传》:“僕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汉书·陈汤传》:“愿归计彊 汉 ,遣子入侍。” 颜师古 注:“归计,谓归附而受计策也。”

(2).回家乡的打算、办法。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箇竹,残年合掛两梁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吾兄日图归计,路阻难行,何不随营前往。”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二:“只领到一年前毕业回国时所应领的归国费,结局是仍然不能不作归计。”

[与晦叔至奉新]后夜

后半夜。 唐 刘长卿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任怀仁》:“后夜忽见形云。我家明日当除服作祭。”

[与晦叔至奉新]同宿

一处住宿,一同住宿。《晋书·孝友传·桑虞》:“﹝ 桑虞 ﹞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 虞 为盗。”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 任道元 其日与 梁鯤 同宿斋舍。” 清 李渔 《慎鸾交·拒托》:“到那一晚,若肯拉他同宿,他除嫖金之外,还要重重相酧。”

谓同一星位。《宋书·律历志中》:“日月五星,聚於星纪,发自星纪,并而行天,迟疾留逆,互相逮及。星与日会,同宿共度,则谓之合。”

,

  • 【临江仙(章圃赏瑞香二首)】_葛胜仲 | 宋代
  • 【临江仙(章圃赏瑞香二首)】_葛胜仲 | 宋代 >> 【临江仙(章圃赏瑞香二首)】_葛胜仲 | 宋代...

  • 【梦中作】_陆游 | 宋代
  • 【梦中作】_陆游 | 宋代 >> 【梦中作】_陆游 | 宋代...

  •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_李嘉谋 | 宋代
  •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_李嘉谋 | 宋代 >>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_李嘉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