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作者:李昱 朝代:元代
[冬日]冬日原文
冬日苦短不可说,况乃朔风吹倒人。
邻童折屐走相报,江上无数梅条新。
[冬日]诗词问答
问:冬日的作者是谁?答:李昱
问:冬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昱
[冬日]注释
1. 押真韵
[冬日]参考注释
[冬日]冬日
(1).冬季。《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孟子·告子上》:“ 公都子 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2).冬天的太阳。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 清 钱谦益 《李秀东六十寿序》:“﹝ 怀顺 ﹞待士大夫有恩礼,官 岭 表者,以 怀 藩为冬日,君有助焉。”参见“ 冬爱 ”。
(3).指冬至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朔望、万寿圣节、元正、冬日及国有大庆,均恭奉列圣神牌前殿祭饗,礼成还御后殿寝室。”
[冬日]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冬日]况乃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冬日]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冬日]折屐
《晋书·谢安传》:“ 玄 等既破 坚 ,有驛书至, 安 方对客围棊,看书既竟,便摄放牀上,了无喜色,棊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后以“折屐”形容狂喜。 宋 苏轼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殷石汀书》:“ 粤中 缙绅亦自谓有知以来用兵制胜未有如今日之盛者,喜而为之折屐。” 清 魏源 《啑古吟八首与陈太初修撰为连日谈史而作》之六:“折屐独何人,赌棋能杀贼!”
[冬日]走相
失去原来的相貌
胖嫂大病一场,这一走相就成瘦嫂了
[冬日]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冬日]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元代,李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