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原文
客路花时只搅心,行逢御水半晴阴。
背城野色云边尽,隔屋春声树外深。
香草已堪回步履,午风聊复散衣襟。
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杯。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诗词问答
问: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参考注释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客路
(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花时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枝十餘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消夏二则》:“我喜欢的 广东 木莲,两大株,对称地种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时已经过了。”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御水
宫禁中的河水。《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苟营私门,多蓄财货,缮修第舍,连里竟巷。盗取御水以作鱼钓,车马服玩拟於天家。” 李贤 注:“水入宫苑为御水。” 唐 贾岛 《送于总持归京》诗:“出家初隶何方寺?上国 西明 御水东。”
谓避水害。《山海经·西山经》:“﹝ 崑崙之丘 ﹞,有木焉,其状如棠,华黄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背城
背靠自己的城墙。多指作最后决战。 唐 李商隐 《有感》诗之二:“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背城坚栅,可以不战疲之。” 明 杨慎 《新都县八阵图记》:“盖胜之於多筭,而出之於万全,非借一於背城,而侥倖於深入也。”参见参见“背城借一”。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野色
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 王安石 《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却也有野色撩人。”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春声
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淡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宋 苏轼 《春帖子词·夫人阁二》:“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又能仿吹鹧鸪布谷的春声。”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香草
栽培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草本植物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步履
行走
步履艰难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衣襟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红萼
红花。萼,花蒂。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宋 姜夔 《一萼红·人日登长沙定王台》词:“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参见“ 红花 ”。
宋代,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