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原文
露华浸竹冷娟娟,想象嫦娥能少年。
万事只堪搔短发,一杯不拟问高天。
骎骎夜色投书幌,的的心期在钓船。
可笑薄云工料理,何曾遮却一分圆。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诗词问答
问: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的作者是谁?答:李流谦
问: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流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流谦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参考注释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露华
(1).露水。《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 郑燮 《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之四:“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娟娟
(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4).飘动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5).同“ 涓涓 ”。缓流;细流。 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想象
见“ 想像 ”。
(1).缅怀;回忆。2.犹设想。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嫦娥
(1) 又作[姮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从人间飞升到月亮。
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搜神记》
(2) 后比喻美女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短发
(1).稀少的头发。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随肩趋刻漏,短髮寄簪缨。”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短髮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
(2).短头发。
(3).断发。剪短头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 周祖谟 校释:“短髮者,即断髮也,与文身为对文。”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不拟
不料。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老身大的孩儿 必达 ,不曾婚娶。半月前有媒婆来,曾説亲,不拟三言两句,便説成就。” 明 刘基 《春日杂兴》诗之七:“病来只盼春风到,不拟春风晓更寒。”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高天
(1).上天,上苍。《韩非子·说疑》:“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 泰山 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2).高空。 唐 李白 《大猎赋》:“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於大荒。” 毛 * 《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3).高朗的天空。 隋 薛道衡 《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惻。” 仇兆鳌 注:“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骎骎
(1) 马跑得很快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诗·小雅·四牡》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三国魏·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2) 又如:骎骎(马快跑的样子)
(3) 迅疾
然后由欧洲新文明进而复我三皇五帝旧文明,骎骎进于大同之世矣。——《老残游记》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夜色
夜晚的景色
夜色苍茫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投书
(1).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汉书·赵广汉传》:“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託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时有投书诽谤者, 太祖 疾之。”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夷不报命而急战,战方交则投书议和。” 鲁迅 《华盖集续编·(也许是广告)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两三月后,报章上就有投书出现,说 会稽 先生不懂催眠术,以此欺人。”
(2).谓将文书或信件投入水中。 晋 庾阐 《吊贾生文》:“涉 湘川 而观 汨水 ,临 贾生 投书之川。”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汪藻 彦章 为 江西 提学,作《石头驛记》云:‘自 豫章 絶 江 而西……曰 石头渚 ,世以为 殷洪乔 投书之地。’”
(3).扔下书籍。《晋书·文苑传·赵至》:“ 至 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的的
(1) 明白,昭著
(2) 副词。的确;实在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清· 林觉民《与妻书》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心期
(1).心中相许。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唐 王勃 《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为相思。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明 陆采 《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4).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题画》诗:“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高旭 《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罗隐 《谗言·越妇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宋 陆淞 《瑞鹤仙》词:“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许多的志愿,无数的心期,全在这几年里销磨尽了。”
(6).胸怀。 唐 钱起 《送沉仲》诗:“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园春·悼念 * 同志》词:“世颂殊勛,人夸大度,美德高风孰比拟?公永在,有照人肝胆,日月心期。”
(7).情绪,心境。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侬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韵》:“身世最怜趋俗惯,心期最恨有家牵。”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钓船
渔船。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可笑
令人发笑
可笑的错误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工料
(1) 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
(2) 建筑工程所需的工价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一分
等于说[一点]、[一些]
减一分则喜。——清·袁枚《祭妹文》
增一分则忧。
宋代,李流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