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原文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诗词问答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的作者是谁?答:张籍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张籍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籍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张籍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 书法图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7_1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参考注释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朱鹭
(1).又称朱鹮。涉禽类,体形如鹤,而羽色淡红,嘴与脚亦呈淡红色。《隋书·卢思道传》:“﹝ 思道 ﹞为《孤鸿赋》以寄其情曰……望玄鵠而为侣,比朱鷺而相依。” 唐 张籍 《朱鹭》诗:“翩翩兮朱鷺,来汎春塘栖緑树。”《尔雅·释鸟》“鷺舂鉏” 宋 邢昺 疏:“ 楚威王 时,有朱鷺合沓飞翔而来舞,则復有赤者,旧鼓吹朱鷺曲是也。然则鸟名白鷺,赤者少也。”
(2).乐曲名。 汉 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南朝 梁元帝 《赴荆州泊三江水》诗:“叠鼓随《朱鷺》,长簫应《紫騮》。” 唐 李德裕 《重台芙蓉赋》:“於是纵兰棹,泛沦涟,吟《朱鷺》於篴管,鸣《鵾鷄》於瑟絃。” 宋 姜夔 《圣宋铙歌吹曲十四首总序》:“臣闻鐃歌者, 汉 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鷺》等二十二篇。”参见“ 朱鷺曲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羽毛
(1) 鸟类的毛
(2) 鸟羽和兽毛,比喻人的名誉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避人
犹避世。 唐 吴融 《偶书》诗:“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 武陵源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阮怀宁》:“ 阮 避人於此山,每夕与狎客饮,以三鼓为节。”亦指避世之人。 清 方文 《乾明寺杂咏》:“野寺荒凉三五间,避人于此暂休閒。”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引子
(1) 广播节目或播音员的讲话中引出商业广告的那部分
动听的节目引子
(2) 戏曲角色初上场时的一段唱或说白
(3) 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用来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等
(4) 比喻引入正题的话
这段话是全文的引子
(5) 中药的药引子,能加强药剂的效力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入深
犹深入。《墨子·号令》:“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水纹
(1).水的波纹。《西京杂记》卷二:“ 汉 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 南朝 梁元帝 《晚景游后园》诗:“日移花色异,风散水纹长。”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二:“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復横。”
(2).指水波状的花纹。 唐 李益 《写情》诗:“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宋 欧阳修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诗:“ 端溪 作出缺月样, 蘄州 织成双水纹。”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滟滟
亦作“灩灩”。亦作“灔灔”。1.水光貌。 南朝 梁 何逊 《望新月示同羁》诗:“的的与沙静,灧灧逐波轻。”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明 刘基 《再次韵和十六夜月》:“金波灧灧将流瓦,玉砾荧荧恰近簷。” 赵朴初 《朝天措·北海夜泛同臣赞上座》词:“ 西湖 仿佛,濛濛烟树,灔灔波光。”
(2).水浮动貌。 唐 张籍 《朱鹭》诗:“避人引子入深壍,动处水纹开灧灧。” 金 元好问 《后湾别业》诗:“童童翠盖桑初合,灩灩苍波麦已匀。” 冰心 《寄小读者》十四:“偷闲划舟,抬头望一望滟滟的湖波,低头看滴达滴达消磨时间的手表,心灵中真是太苦了。”
(3).指飘动貌。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蠡琖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灩灩。”
(4).水盈溢貌。 唐 李群玉 《长沙陪裴大夫夜宴》诗:“泠泠玉漏初三滴,灩灩金觴已半酡。” 宋 欧阳修 《雪晴》诗:“悠悠野水来,灔灔西溪阔。”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豪家
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家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饮啄
(1).饮水啄食。语本《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 成玄英 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於林籟,岂企羡於荣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2).引申为吃喝,生活。 唐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刘山甫 亦蒙 夏生 言示五年行止,事无不验,盖饮啄之有分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之二:“饮啄依朋友,湖山本性情。”
(3).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南史·沉约传》:“﹝ 沉警 ﹞无进仕意,谢病归…… 警 曰:‘使君(指 谢安 )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 唐 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诗:“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谢树琼 《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海隅
临海的一定区域
唐代,张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