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原文
五万昆崙耸,灵区产玉英。
旧传惟耳食,新致悉神情。
冈出质多笨,水捞品最精。
未须重午日,每羾此都京。
一片堪称贵,连城在所轻。
宁当论鲁楚,信是重瑶瑛。
厚薄价斯鄙,孚尹喻则诚。
济阴虽自誉,策语实详明。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诗词问答
问:《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六
2. 得精字入韵召试题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参考注释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灵区
(1).美善之区。 宋 苏轼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2).奇美之地。 明 宋濂 《宝盖山实际禅居记》:“ 衢 之 龙游县 北三十五里有山曰 宝盖 ,川媚山明,而林樾鬱苍,儼与灵区奥壤相埒。” 清 许承钦 《石竺山》诗:“灵区与世疏,真仙此盘礴。” 清 戴名世 《蓼庄图记》:“今以 蓼花庄 观之,则夫幽巖深谷,灵区异境,隔絶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玉英
(1).玉之精英。《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史记·孝文本纪》:“欲出 周 鼎,当有玉英见。”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清 姚鼐 《核桃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古代有食玉英之说,谓能长生。《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史记·孝文本纪》:“欲出 周 鼎,当有玉英见。”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清 姚鼐 《核桃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古代有食玉英之说,谓能长生。《楚辞·九章·涉江》:“登 崑崙 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唐 王湾 《奉使登终南山》诗:“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2).花之美称。 宋 赵长卿 《花心动·客中见寄暖香书院》词:“一餉看花凝竚,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明 张叔元 《宜春令·纪情》套曲:“怪无般野蔓闲藤,繚绕琼枝妒玉英。”
(3).喻雪花。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雪》词:“云容皓白,破晓玉英纷似织。”
(4).指莹澈如玉的泉水。 唐 李华 《云母泉》诗:“洞彻浄金界,夤缘流玉英。” 唐 李绅 《别石泉》诗:“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5).唾液。《黄庭内景经·脾长章》:“含漱金醴吞玉英。” 务成子 注:“金醴、玉英,口中之津液。”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耳食
轻信别人的话
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史记·六国年表序》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神情
面部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
露出愉快的神情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出质
(1).出为人质。《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 退师。 郑 人脩城。进復围之,三月,克之…… 潘尫 入盟, 子良 出质。”
(2).射出的箭未中箭靶。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晏子 没十有七年, 景公 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3).把东西典当出去。 清 方苞 《将园记》:“其后定居 土街 ,宅出质,园无主……又三年,园亦出质。”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午日
(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晋 周处 《风土记》:“午日烹鶩,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宋 梅尧臣 有《午日》诗。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宜忌》:“午日冰和土粉晒乾,擦小儿热疿。”
(2).干支逢午的日子。《后汉书·陈宠传》“犹用 汉 家祖腊”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汉 家火行盛於午,故以午日为祖也。” 宋 曾慥 《类说·燕北杂记·午日大喊》:“番兵每遇午日,如不逢兵,亦须排阵望西大喊七声,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
(3).中午。 唐 张籍 《江南行》:“ 长干 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堪称
可以叫做;可以称为;称的上
例句:
雕鹰堪称“鹰中之最”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连城
(1).指毗邻的诸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 * ,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亦有鬻繒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 宋 赵蕃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之二:“俾公按连城,此责亦重矣。” 清 王士禛 《兰溪丞徐君殉节诗》:“连城大帅竖降旛,独有微官死报恩。”
(2). 战国 时, 赵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昭王 寄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连城”指 和氏 璧或珍贵之物。 唐 欧阳詹 《瑾瑜匿瑕赋》:“终酬九年之积,不损连城之美。” 宋 赵蕃 《次韵徐季纯见贻》:“ 郑 人之璞 周 死鼠,昧者自谓怀连城。” 明 袁宗道 《刻<文章辨体>序》:“今天下人握夜光,家抱连城,类惮於结撰,传景輒鸣。” 明 陈子龙 《酬李司马萍槎先生》诗:“久瞻枢府重 明光 ,投我连城云锦章。”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在所
犹言所在地。《史记·平準书》:“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建武 十四年﹞十二月癸卯,詔 益 凉 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人,卖者无还直。”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后汉书·光武纪下》“詔 益 梁 二州奴婢”:“在‘在所’今言‘所在地’,‘在所官’谓所在地之官署。”《宋书·孝武帝纪》:“凡诸守莅亲民之官,可详申旧条,勤尽地利。力田善蓄者,在所具以名闻。”《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政令严酷,在所不敢偶语,威震邻境。”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宁当
难道;岂可。《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七岁读《论语》,志在书传,母常非之,曰:‘当习女工,今不是务,寧当学博士邪!’”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民间君子,犹内不负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岂况古之真人,寧当虚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誑误将来,何所索乎!” 宋 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诗:“清霜早晚至,何草不能黄?寧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瑶瑛
1.见"瑶英"。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厚薄
厚与薄的程度
这块褥子厚薄不均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孚尹
(1).玉的色彩。《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孚尹旁达,信也。”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2).比喻诗文的文采。 清 钱谦益 《陆敕先诗稿序》:“以性情为精神,以学问为孚尹。有志于缘情綺丽之诗,而非以儷花鬭叶颠倒相上者也。”
[赋得昆山片玉(得精字入韵召试题)]详明
详细清楚明了
详明的注解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