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作者:徐元杰 朝代:宋代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原文
客有携来端水珉,天然中界玉圭形。
送君早入薇垣紫,结劄先登藜阁青。
要看濡毫香典籍,直须提笔福生灵。
端凝正笏如山立,匪石斯心社稷经。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诗词问答
问:《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徐元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元杰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元杰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参考注释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中界
(1).交界处。 明 杨循吉 《苏谈·韩公有度量》:“ 梧州 ,两 广 中界也。”
(2).指人间。与上界(仙境)、下界(阴间)相对。《四游记·祖师入天宫收华光》:“乞我主宽恩,容 华光 去中界,助收黑气,若有功之日,将功折罪。”《说岳全传》第八十回:“臣查得中界 道君皇帝 元日郊天,误写表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玄天上帝 以水服之,使走人间,托生 萧氏 ,是为 华光 ,仍有神通,与神魔战,中界亦鼎沸。”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玉圭
亦作“ 玉珪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持的玉器。 三国 魏 曹植 《辨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后汉书·张衡传》“伪称洞视玉版” 李贤 注引《遁甲开山图》云:“ 禹 游於东海,得玉珪,碧色,长一尺二寸,圆如日月,以自照,自达幽冥。”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升遐玉圭》:“国朝典故:凡人主升遐,玉带则取之 霍山 ,玉圭则取之 文宣王 ,向后復送还之。”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薇垣
(1). 唐 开元 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 元 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 明 洪武 九年改 元 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 清 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 明 清 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明 吴承恩 《贺思翁受封障词》:“昔年兰省,已颁锦轴之荣;今日薇垣,又捧纶音之盛。” 清 赵翼 《戏为迭字体寄邵耐亭》诗:“忆昔与君初结交,儤值薇垣情最密。”
(2).紫微垣的省称。 明 王猷定 《军山看日出》诗:“长鲸鼓浪吼天门,北斗薇垣辨不得。”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先登
(1).先于众人而登。《左传·隐公十一年》:“ 潁考叔 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汉书·郦商传》:“从攻 长社 ,先登,赐爵封 信成君 。”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在此诸军,实增募勇,既壮尚书之节,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继光传》:“ 继光 先登,左右军继之。”
(2).指先锋。《后汉书·段熲传》:“追讨南度 河 ,使军吏 田晏 、 夏育 募先登。”《三国志·吴志·丁奉传》:“ 秦 为先登,屯於 黎浆 ,力战有功,拜左将军。”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3).比喻出众的人才。 唐 柳宗元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相与称其文……咸推让为先登。”亦比喻优良的物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豌豆》:“豌豆种出西 胡 ,今北土甚多……百穀之中,最为先登。”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濡毫
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唐 韦应物 《酬刘侍郎使君》诗:“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镜花缘》第五三回:“ 亭亭 正在磨墨濡毫,忽见 红红 、 婉如 从外面走来。” 吴沛霖 《淡卿出团扇索诗为题两绝》之一:“拟将雅意深深却,看汝濡毫兴已狂。”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典籍
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亦泛指古今图书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直须
(1).应当;应。 唐 杜秋娘 《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
(2).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孔明 变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提笔
握笔。指写文章。 唐 周繇 《送边上从事》诗:“提笔男儿事,功名立可夸。” 宋 王禹偁 《五哀诗·颍贽》:“提笔入广场,辞气干斗牛。”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生灵
(1) 指人民;百姓
荼毒生灵
(2) 生物;有生命的东西
草木生灵
万物生灵蓬蓬勃勃,可谓生机万类了。——《太阳的光辉》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端凝
端庄,凝重
风度端凝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山立
象高山一样屹立不动。《礼记·玉藻》:“立容,辨卑毋讇,头颈必中,山立时行。” 孔颖达 疏:“山立者,若住立则嶷如山之固,不摇动也。”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乃誓我众,乃整我旅,神干山立,雄旗电举。”《新唐书·王雄诞传》:“ 雄诞 爱人,善抚士,能致下死力,毎破城邑,整众山立,无丝毫犯。” 元 袁桷 《元日朝回》诗:“千官山立归文石,六卫嵩呼彻禁门。”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匪石
非石,不象石头那样可以转动。形容坚定不移。《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孔颖达 疏:“言我心非如石然,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晋书·王导传论》:“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鶯鶯 见生敷扬己志,窃慕於己,心虽匪石,不无一动。” 清 钱谦益 《魏大中父邦直加赠徵仕郎工科给事中制》:“攻木之教有闻,匪石之心不改。”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社稷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宋代,徐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