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三月初六日)】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三月初六日)]夜雨(三月初六日)原文
启程度三辅,犹见积秋潦。
历历验田功,颇觉弗雨好。
正定临山县,沙阪尘腾搅。
为之稍畏旱,吏云麦润饱。
且麦种亦稀,木棉时尚早。
今朝近晋省,山云羃峰杪。
傍晚遂霏丝,入夜霈浩浩。
一慰起春耕,一虑泞行道。
忽思东坡诗,事艰两全保。
[夜雨(三月初六日)]诗词问答
问:夜雨(三月初六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夜雨(三月初六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夜雨(三月初六日)]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
2. 三月初六日
[夜雨(三月初六日)]参考注释
[夜雨(三月初六日)]程度
(1) :指一切知识道德、能力、技巧、事物等高下的层次
文化程度
(2) 事物发展变化达到的状况
专心致志,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夜雨(三月初六日)]三辅
(1). 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 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 * 引《三辅黄图》:“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 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 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2).泛称京城附近地区为三辅。 明 何景明 《送张元德侍御巡畿内》诗:“三辅自来多寇盗,五陵今日更豪雄。” 清 黄遵宪 《天津纪乱》诗之一:“何堪三辅地,棼乱遂如丝。”
(3). 前燕 慕容儁 以 慕容恪 为辅国将军, 慕容评 为辅弼将军,左长史 阳骛 为辅义将军,谓之三辅。见《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
[夜雨(三月初六日)]秋潦
秋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秋潦浩汗,山溪猥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归熙甫 如秋潦在地,有时汪洋,不则一泻而已。” 明 夏完淳 《九哀·望首阳》:“天淫淫兮降霖,大块动兮秋潦。”
[夜雨(三月初六日)]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夜雨(三月初六日)]田功
农事。《书·无逸》:“ 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 孔 传:“ 文王 节俭,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以就田功,以知稼穡之艰难。” 孙星衍 疏:“ 文王 就卑贱之事,安居之功,田作之功……言 文王 使就治康功田功,盖勤稼穡之事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夫恒暘而旱,恒雨而潦,恒燠恒寒而疵癘,妨田功,妖人民。”
[夜雨(三月初六日)]正定
(1).校订改正。《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闕,每有疑义,輒为访 纯 ,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鷄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数千载未了事皆欲正定,名章伟著皆欲銓品,异闻逸传皆欲论述。”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古人之作,必正定而后出,若 丁敬礼 之服 曹子建 。”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馀》:“佥事--文士诗人往往误作签事,今据官书正定。”
(2).端正而坚定。《三国志平话》卷上:“ 高祖 无正定, 吕后 斩诸侯。”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我们处在这种艰难困苦之中,操守便要正定。”
(3).佛教语。梵语“三昧”之意译。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为八正道之一。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三:“心住一缘,离於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定如前释;离於邪乱,故説为正。” 宋 苏辙 《题李公麟山庄图》诗之三:“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画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
[夜雨(三月初六日)]山县
山区县邑。《宋书·刘敬宣传》:“ 宣城 多山县,郡旧立屯以供府郡费用。” 宋 惠洪 《次韵方夏日》之三:“山县萧条半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厚殓说》:“山县患盗,而其祸莫烈於斵棺。”
[夜雨(三月初六日)]木棉
木棉科吉贝树种子外面的丝质纤维。也指一种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十丈
[夜雨(三月初六日)]时尚
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仿照当时宫廷妇女服装的样式和时尚
[夜雨(三月初六日)]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夜雨(三月初六日)]傍晚
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黄昏]
[夜雨(三月初六日)]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夜雨(三月初六日)]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夜雨(三月初六日)]春耕
春季播种之前,翻松土地
春耕大忙季节
[夜雨(三月初六日)]行道
〈方〉∶行业
[夜雨(三月初六日)]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夜雨(三月初六日)]两全
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两全其美
两全的办法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