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岑】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代
[玉岑]玉岑原文
云掩风林万窍号,慧因桥畔息方袍。
秦郎閒濯溪头足,许老清挥石上毫。
玉出何年迷草莽,教传异域想波涛。
山门翠拥山岚润,一道光芒月正高。
[玉岑]诗词问答
问:玉岑的作者是谁?答:董嗣杲
问:玉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答:董嗣杲
[玉岑]董嗣杲玉岑 书法图
玉岑书法作品
[玉岑]参考注释
[玉岑]万窍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七:“天之发遐籟,大小随万窍。” 宋 苏轼 《七月五日》诗之二:“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愴。”
(2).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窍,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马臻 《游仙词》:“我自无为神自凝,万窍不动心冥冥。”
[玉岑]方袍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唐 许浑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梦劳。”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赐,以耀法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
(2).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题凌云寺》诗:“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以 南朝 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一人,送至府中。”
[玉岑]头足
(1).头和脚。比喻根据。 汉 王充 《论衡·奇怪》:“言之有头足,故人信其説,明事以验证,故人然其文。”
(2).软体动物头足纲如章鱼、乌贼、鹦鹉螺等环生头部四周的腕。
[玉岑]草莽
(1) 丛生的杂草
零落同草莽。——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偏僻的乡间;落后愚昧之地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身居草莽
[玉岑]异域
(1) 外国
立功异域
(2) 他乡;外乡;异乡
[玉岑]波涛
(1) 江湖海中的 * 浪
(2)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闪烁着阳光的波涛上下翻腾
[玉岑]山门
(1) 佛寺的大门
(2) 指佛教
[玉岑]山岚
山中的云雾
山岚突起,际会风云
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上得雷音?——《西游记》
[玉岑]一道
一起
[玉岑]光芒
(1) 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永放光芒
他,有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 * 主义的思想高地。——《路标》
(2) 光亮
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玉岑]月正
正月。《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文祖。” 孔 传:“月正,正月。” 孔颖达 疏:“正训长也,月正言月之最长,正月长於诸月,月正还是正月也。”
谓皓月正当中天。 唐 周贺 《宿李枢书斋》诗:“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宋代,董嗣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