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洞仙歌(残秋)】_赵长卿 | 宋代

【洞仙歌(残秋)】作者:赵长卿 朝代:宋代

[洞仙歌(残秋)]洞仙歌(残秋)原文

黄花满地,庭院重阳后。
天气凄清透襟袖。
动离情、最苦旅馆萧条,那更堪、风剪凋零飞柳。
临歧曾执手。
祝付叮咛,知会别来念人否。
为多情,生怕分离,只知道、准拟别来消瘦。
甚苦苦、促装赴归期,要趁他、橘绿澄黄时候。

[洞仙歌(残秋)]诗词问答

问:洞仙歌(残秋)的作者是谁?答:赵长卿
问:洞仙歌(残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洞仙歌(残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长卿

[洞仙歌(残秋)]赵长卿洞仙歌(残秋) 书法图

【洞仙歌(残秋)】_赵长卿 | 宋代
洞仙歌(残秋)书法作品

[洞仙歌(残秋)]参考注释

[洞仙歌(残秋)]黄花

(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洞仙歌(残秋)]庭院

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洞仙歌(残秋)]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洞仙歌(残秋)]天气

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洞仙歌(残秋)]凄清

(1) 形容微寒

凄清的月光

(2) 凄凉

歌声凄清

[洞仙歌(残秋)]襟袖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怀。 南朝 宋 谢惠连 《白羽扇赞》:“挥之襟袖,以御炎热。” 唐 杜牧 《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宋 辛弃疾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词:“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

(2).犹领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

[洞仙歌(残秋)]离情

(1).绝离 * 。《管子·国蓄》:“以正人籍谓之离情,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郭沫若 等集校:“《海王篇》‘藉於人,此隐情也’,《轻重甲篇》‘藉於万民,是隐情也’,彼二篇言‘隐情’,此言‘离情’,离与隐可为互训。盖隐则离,离则隐矣。意谓使人絶离 * 也。”

(2).别离的情绪。《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 李善 注:“言将乖之初,不忍便诀;欲离少选之顷,以遣离旷之情也。” 唐 谢逸 《柳梢青》词:“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

[洞仙歌(残秋)]旅馆

供旅游者或其他临时客人住宿的营业性的房子

[洞仙歌(残秋)]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洞仙歌(残秋)]凋零

(1) 衰败,不振

(2) 用来喻人的死伤离散

[洞仙歌(残秋)]临歧

见“ 临岐 ”。

[洞仙歌(残秋)]执手

握手,拉手

执手分道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咽。——宋· 柳永《西霖铃》

[洞仙歌(残秋)]祝付

嘱咐。祝,用同“ 嘱 ”。 宋 范仲淹 《窦谏议录》:“﹝ 竇禹钧 ﹞祝付妻曰:‘养育此女,乃事日,当求良匹嫁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亲祝付,知他记否,空自语惺惺。”

[洞仙歌(残秋)]叮咛

叮嘱,告诫

乃叮咛而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洞仙歌(残秋)]知会

(1).通知;告诉。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十出:“阿公也恁欢喜,阿婆也恁欢喜。我阿儿归报,与娘行知会。”《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本院廉访得实,当有移文至彼知会,关取尔等到此明冤。”《红楼梦》第五一回:“彼时 李紈 已遣人知会过后门上的人及各处丫鬟迴避。”

(2).通知对方的文书。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 陈萼 ﹞欲待携家之任,争奈夫人有八箇月身孕,知会已去了,不敢迟留。”《红楼梦》第九三回:“衙门里今夜该班是 张老爷 。因 张老爷 病了,有知会来请老爷补一班。” 沙汀 《困兽记》二七:“他忽然想到公爷也许已经接到知会,他有点害怕了。”

(3).知道;领会。《七国春秋平话》卷下:“吾布一阵,你若知会,俺便降你。”《三国演义》第六一回:“ 云 插剑声喏曰:‘主母欲何往?何故不令军师知会?’”《西游记》第七八回:“ 三藏 知会了,独出朝门不题。”

[洞仙歌(残秋)]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洞仙歌(残秋)]多情

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洞仙歌(残秋)]生怕

生恐;就怕

生怕发生什么,什么就偏偏发生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 鲁迅《药》

[洞仙歌(残秋)]分离

(1) 从混合物中隔离出来

分离同位素

(2)

(3) 与其他部分或整体、主体分开

恢复他分离纯维生素的研究

(4) 一个分类学单位从同一级别的另一单位分出去

从旧的系统中分离出来

[洞仙歌(残秋)]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洞仙歌(残秋)]准拟

(1).遵循;模仿。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雅而可笑,中而不伤。”《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準拟。”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斑斑犹在 杲卿 髮,离离未落 张巡 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準拟。”

(2).希望;料想。 唐 白居易 《种柳三咏》:“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準拟三年后,青丝拂緑波。” 唐 刘得仁 《悲老宫人》诗:“白髮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準拟人看似旧时。” 宋 王沂孙 《高阳台》词:“朝朝準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準拟春来消寂寞。愁风愁雨,翻把春担搁。”

(3).准备;打算。 唐 韩愈 《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準拟醉时来。” 金 元好问 《白屋》诗:“明年準拟 莱芜 住,寄谢东邻 范史云 。”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奴家準拟今日抄化几文钱钞,就此追荐公婆。谁知撞着这两个风子,搅闹了一场。”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风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4).准定;一定。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黄陵庙》词:“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準拟 岳阳楼 上。” 明 徐霖 《绣襦记·正学求君》:“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凰雏準拟朝阳。”

(1).料想;打算;希望。 唐 白居易 《不准拟》诗之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宋 王安石 《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诗:“闻有名花即谩栽,殷勤准拟故人来。”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词:“准拟东风来岁好,屏当春衫细马,看士女鞦韆笑打。”

(2).准备;安排。 唐 元稹 《董逃行》:“缝缀难成裁破易,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中第二贵,出入百司须准拟,因何从骑不过十,耸轡途程来至此?”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已断(案)公当,别无枉屈,准拟施行。”

[洞仙歌(残秋)]消瘦

体重减轻变瘦

他的病使他身体消瘦了

[洞仙歌(残秋)]苦苦

(1) 尽力;竭力

苦苦思索

(2) 痛苦;辛苦

爸爸去世后,妈妈带着我们苦苦地熬过了十八年

[洞仙歌(残秋)]促装

谓急忙整理行装。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戒家人不许市一物,恐累归担,日日若促装者。” 明 张居正 《奉谕还朝疏》:“勅到,即促装就道。”

[洞仙歌(残秋)]归期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洞仙歌(残秋)]时候

(1)

(2) 某事发生的时间

在船顺着岩石开过去的时候,我们离岩石还不到二十米

(3) 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

写这篇文章用了多少时候

(4) 季节;节候

时候何萧索

(5) 天气,气候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时候正冷

(6) 时辰

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儒林外史》

,

【洞仙歌(残秋)】_赵长卿 | 宋代
  • 【立春】_宋庠 | 宋代
  • 【立春】_宋庠 | 宋代 >> 【立春】_宋庠 | 宋代...

    【洞仙歌(残秋)】_赵长卿 | 宋代
  • 【临川梁译投冰溪救母谢昌国作孝德记杨廷秀有】_周必大 | 宋代
  • 【临川梁译投冰溪救母谢昌国作孝德记杨廷秀有】_周必大 | 宋代 >> 【临川梁译投冰溪救母谢昌国作孝德记杨廷秀有】_周必大 | 宋代...

    【洞仙歌(残秋)】_赵长卿 | 宋代
  • 【送宋次道学士赴太平州】_欧阳修 | 宋代
  • 【送宋次道学士赴太平州】_欧阳修 | 宋代 >> 【送宋次道学士赴太平州】_欧阳修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