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原文
史策经编书案披,今人茹古古宁知。
虽然斯讵资渊博,景仰高山在力为。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诗词问答
问:《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一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参考注释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史策
史册,史书。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有陷冰之徒,委积乎史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国初事蹟,载在史策。”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经编
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书案
长形写桌
红木书案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渊博
精深而广博
学识渊博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景仰
敬佩尊重;仰慕
[再题清晖阁四景·其四·茹古堂]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乾隆,再题清晖阁四景,清代,茹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