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作者:周宪王 朝代:明代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原文
上都楼阁霭云烟,风俗从来朔漠天。
自是胡儿无禁忌,满宫嫔御唱银钱。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诗词问答
问:《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的作者是谁?答:周宪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周宪王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宪王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参考注释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上都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 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新唐书·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
(3).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 , 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 ,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 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 开平府 闕庭所在,加号 上都 ,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
(4).指天宫。《后汉书·张衡传》:“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朔漠
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后汉书·袁安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唐· 杜甫《咏怀古跡》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莫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胡儿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唐 李颀 《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五代 江为 《塞下曲》:“胡儿移帐寒笳絶,雪路时闻探马归。” 宋 陆游 《闻武均报已复西京》诗:“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寧知一日回。”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碧眼双胡儿,惯骑 大宛 驹。” 太平天囯 用为对 清 朝统治者的蔑称。《太平天囯诗歌选·天兵天将猛似虎》:“ 天京 天兵威似猛虎, 汉口 胡儿败若寒鷄。”
(2). 清 末 民 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 黄钧 《新年感事》诗之一:“试看歌舞欢腾地,又见胡儿策马来。” 于右任 《战争的孤儿》诗之二:“东村屋煨尽,西郊人逃亡;吾父击胡儿,何时死战场?”
(3).指胡人的儿童。 唐 高适 《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唐 李益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4).果核。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禁忌
(1) 被禁止或忌讳的言行
犯皇帝的禁忌
(2) 指医药上应避免的事物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宫嫔
帝王的侍妾。 唐 薛调 《无双传》:“我闻宫嬪选在掖庭,多是衣冠子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上( 唐武宗 )常怒一宫嬪久之,既而復召。”《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郭汜 领兵入宫,尽抢掳宫嬪采女入营,放火烧宫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南宋 宫嬪墓在 越 中者甚多。 屭湖 之滨, 狮山 之侧,塋址可识者二十四处,俗传‘廿四堆’是也。”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五]银钱
金钱、财富
元宫词,周宪王,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