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偶成】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代
[枕上偶成]枕上偶成原文
官辙驱驰遍四郊,老来於此尚投胶。
绸缪先事心为碎,展转中宵睫不交。
贪鼠驱无容出穴,惊乌疑恐弗安巢。
灯残衾薄新寒力,听彻更筹五五敲。
[枕上偶成]诗词问答
问:枕上偶成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枕上偶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
[枕上偶成]李曾伯枕上偶成 书法图
枕上偶成书法作品
[枕上偶成]参考注释
[枕上偶成]驱驰
(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枕上偶成]四郊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枕上偶成]老来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枕上偶成]投胶
犹投漆。比喻情投意合。语本《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唐 杜甫 《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诗:“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 明 张居正 《寄胡剑西太史》诗之二:“投胶约在终相忆,附驥才慳却自知。”
[枕上偶成]绸缪
(1) 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 ;情意深厚
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吴质《答东阿王书》
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卢湛《赠刘琨一首并书》
[枕上偶成]先事
(1).谓先行其事。《礼记·坊记》:“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 孔颖达 疏:“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者,先相见是先事,而后币帛是后禄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先事后贿,礼也。” 杜预 注:“事大国当先从其政事,而后荐贿以副己心。”
(2).犹事前。《汉书·张汤传》:“老臣耳妄闻,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 颜师古 注:“事未施行而遽言之,故曰先事也。”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遇变出奇,先事独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朝议责 周 不能先事发觉,謫为典史。”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向你讲这一番话,并不是因为怕你要来问我借钱,而先事预防。”
[枕上偶成]展转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枕上偶成]中宵
中夜,半夜。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枕上偶成]无容
(1).不文饰仪容。《礼记·礼器》:“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朱彬 训纂引 王念孙 曰:“党,所也,言父所不敢为容也。”《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 邢昺 疏:“以其悲哀在心,故形变於外,所以稽顙触地无容,哀之至也。”
(2).不允许;不让。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又寻所烧者定当非此例,无容一封一焚故也。”《隋书·赵才传》:“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成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一:“大君有命,无容却回。”
(3).犹言无地可容。 宋 陆九韶 《居家正本制用篇·正本》:“幸其时数之遇,则跃跃以喜,小有阻意,则躁闷若无容矣。”
[枕上偶成]新寒
气候开始转冷。 元 马臻 《漫成》诗之三一:“大风小雨戒新寒,隔水枫林叶已丹。”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明日客程还几许,霑衣况是新寒雨。” 叶圣陶 《穷愁》:“念今日新寒,非棉何暖。”
[枕上偶成]更筹
(1).古代夜间报更用的计时竹签。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诗:“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 宋 欧阳澈 《小重山》词:“无眠久,通夕数更筹。” 明 朱鼎 《玉镜台·闻鸡起舞》:“多少红楼长夜宴,欢娱甚,独教辛苦执更筹。”
(2).借指时间。 唐 李福业 《岭外守岁》诗:“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迴。”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你不索问更筹,则看这水云收。”
[枕上偶成]五五
(1).《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 汉 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
(2).二十五。《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陆佃 注:“五五,五其音之五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老臣慺慺,愿国家同祚於 轩辕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为伊邑。”此谓 黄帝 有子二十五人。
(3).以五为行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鵠,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上飞 衡 阳 ,下宿 沅 汉 ,十十五五忽合而復散。”《晋书·天文志中》:“凡降人气,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头;又云,如人叉手相向。”
(4).谓以五人为伍,犹如古代军队编制。《魏书·高佑传》:“设禁贼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发则连其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
宋代,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