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邻几金铃菊】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代
[和邻几金铃菊]和邻几金铃菊原文
何处见佳菊,秋风汶水阳。
酒浮金铎细,露泛蜜房香。
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依然故人意,不减旧芬芳。
[和邻几金铃菊]诗词问答
问:和邻几金铃菊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和邻几金铃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
[和邻几金铃菊]司马光和邻几金铃菊 书法图
和邻几金铃菊书法作品
[和邻几金铃菊]参考注释
[和邻几金铃菊]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和邻几金铃菊]秋风
秋天的风
[和邻几金铃菊]水阳
水的北面。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赩赫山顶,炤燎水阳。”
[和邻几金铃菊]金铎
即铎。古乐器名。“四金”之一。《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郑玄 注:“鐸,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鐸。”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木铎》:“金鐸所以令军中,木鐸所以令国中。”
[和邻几金铃菊]蜜房
蜜蜂的巢。 汉 班固 《终南山赋》:“碧玉挺其阿,蜜房溜其巔。”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客愁非一种,歷乱如蜜房。”
[和邻几金铃菊]不谓
(1).不告诉。《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陈奂 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 郑 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
(2).不以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 ﹞尝与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难,然不谓善。”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
(3).不算作;不称为。 清 戴震 《徐节妇传》:“ 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 金氏 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杀,而诸恨并雪,可不谓神乎!”
(4).不意,不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悼红仙史》:“乖隔以来,靡日不思,不谓今日又有相见之期。” 毛 * 《反对本本主义》:“不谓 * 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和邻几金铃菊]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和邻几金铃菊]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和邻几金铃菊]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和邻几金铃菊]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和邻几金铃菊]人意
人的意愿、情绪
不满人意
[和邻几金铃菊]不减
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和邻几金铃菊]芬芳
(1) 香;香气
芬芳袭人
(2) 具有香气的东西
芬芳的原野
司马光,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