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作者:史尧弼 朝代:宋代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原文
从昔安平易,无心问疾迟。
才知中自守,不逐世多岐。
赫赫宁期誉,悠悠去有思。
丰碑人口是,看取祖行诗。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诗词问答
问:《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的作者是谁?答:史尧弼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史尧弼的名句有哪些?答:史尧弼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 书法图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书法作品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参考注释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平易
(1) 谦逊和蔼
平易近人
(2) 浅近易懂
(3) 妥当简易
其理平易
(4) 平坦宽广
地势平易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问疾
探问疾病。《礼记·杂记下》:“弔死而问疾。” 唐 卢纶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诗:“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圣祖拏鳌拜》:“尝託病不朝,要上亲往问疾。”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才知
见“ 才智 ”。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自守
(1).自保;自为守卫。《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史记·郑世家》:“ 宋 颇与 厉公 兵,自守於 櫟 , 郑 以故亦不伐 櫟 。” 唐 杜甫 《蒹葭》诗:“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扬子江 之上游也,其险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
(2).自坚其操守。 汉 扬雄 《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唐 韩愈 《闲游》诗之二:“ 子云 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视其德如乡閭时,不翕翕以趋势,不琐琐以殉利,淡乎自守而不阿。” 清 姚石甫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自我参政府君通籍,至今又十四世,人且数千百计,孝弟未衰,皆清贫自守。”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逐世
近世;近来。 唐 沉千运 《感怀弟妹》诗:“逐世多夭伤,喜见鬢髮白。”一本作“ 近世 ”。 明 王世贞 《七夕汪李二丈同过饯谢山人》诗:“逐世吾何拙,离居各未平。”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多岐
见“ 多歧 ”。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赫赫
显赫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有思
(1).谓道德纯净完备。《韩非子·诡使》:“閒静安居,谓之有思。”
(2).有意。 宋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丰碑
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记德丰碑,所以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隋书·杨素传》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人口
(1)
(2) 人民或居民总数
(3) 人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看取
(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清 纳兰性德 《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
(2).犹且看。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对待。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 沙汀 《困兽记》一:“尽管大后方的某些人士,他们看取战争,只把它当成一种物价升降的寒暑表样……可是认真而严肃的关怀它的却也不少。”
(4).照顾;关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报。”
[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祖行
(1).谓饯别将病逝者。 晋 陶潜 《自祭文》:“ 陶子 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悽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2).指饯送死者。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蓍龟有吉,制我祖行。望旐翩翩,执笔涕盈。神其有知,昭余中诚。”
(3).饯行。《新唐书·循吏传·韦仁寿》:“ 仁寿 乃告以实曰:‘吾奉詔第抚循,庸敢擅留?’夷夏父老乃悲啼祖行,遣子弟随贡方物。” 宋 王禹偁 《<皇华集>序》:“上心豁如,咸可具奏,重慰远俗,劳而遣之,都门祖行,即席探韵,又得若干首。”
史尧弼,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