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_范仲淹 | 宋代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代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原文

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
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
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
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
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诗词问答

问: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的作者是谁?答:范仲淹
问: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仲淹的名句有哪些?答:范仲淹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参考注释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众芳

(1).草木的香气。《文选·宋玉<风赋>》:“迴穴衝陵,萧条众芳。” 刘良 注:“萧条然散众芳之气也。”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木散百华,草列众芳。”

(2).百花。 唐 杜甫 《叹庭前甘菊花》诗:“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擷细琐升中堂。”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清 钱澄之 《梅花》诗:“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3).比喻各种贤能的人。《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王逸 注:“众芳,喻羣贤。”《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4).比喻一般的人。《文选·宋玉<九辩>》:“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於众芳。” 吕向 注:“乃无异於众人之心。”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有正

指掌政的大臣。《书·酒诰》:“ 文王 誥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孔 传:“正,官治。” 孙星衍 疏:“ 郑 注《周礼·萍氏》引此文‘正’作‘政’。疏云:‘有政之大臣,有事之小臣。’”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雅言

正言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以时

(1).按一定的时间。《管子·幼官》:“藪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獭祭鱼,然后修泽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史记·孝文本纪》:“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餘,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驩欣。”

(2).及时,即时。《汉书·匡衡传》:“ 衡 、 谭 ( 甄谭 )居大臣位,知 显 ( 石显 )等专权势,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諛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如 王廷凑 遂迷不寤,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 宋 兴, 乾德 之初,天子哀岁不登,而仓吏不以时出与民,於是著发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仰止

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 孙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大醇

(1).指敦厚淳朴的诗风。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大醇既醨,旁流斯激,风雅条散,故态屡迁,律吕脉分,新声间作。”

(2).谓大体完美。 梁启超 《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叙论》:“若者为大醇,若者为大疵,章章明甚也。”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小疵

(1).小过失;小缺点。《易·繫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汉书·平帝纪》:“不以小疵妨大材。” 唐 韩愈 《读荀》:“ 荀 与 扬 大醇而小疵。”《明史·汪文辉传》:“今或搜抉小疵,指为大蠹,极言丑詆。”

(2).小嫌隙。《宋书·索虏传》:“不图彼朝计疆埸之小疵,不相关移,窃兴师旅,亡我宾属。”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孜孜

(1).勤勉;不懈怠。《书·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颖达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记·滑稽列传》:“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齐 ,七百岁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臣有生多幸,获遇昌期,受寄名藩,每忧旷职,孜孜夙夜,上报国恩。”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鸡鸣而起曰:‘吾今日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为某事,其果济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违於心。”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呜呼,公一代巨儒,德业文章皆可师法,自少年名满四海间,平生著述殆不可胜纪,而晚年益勤心醉乎义理之学,六经百子莫不讨论,迄今孜孜笔不停缀。” 明 方孝孺 《守素斋记》:“古之圣贤所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德不素具、才不素习则不足以佐天地之遗闕,开万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梁启超 《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故孜孜焉各竞其职,莫敢或怠。”

(2).犹言专心一意。《周书·柳虯传》:“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敬》:“当今北面官人,入则内贵,出则使臣,到所在打风打雨,尔何不从之,而孜孜事一箇穷措大,有何长进耳!” 明 徐霖 《绣襦记·歌郎竞技》:“孜孜为利清早起,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明史·吕坤传》:“臣观陛下昔时励精为治,今当春秋鼎盛,曾无夙夜忧勤之意,惟孜孜以患贫为事。”

(3).急切;恳切;一再。《新唐书·循吏传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长人不可轻授亟易。是以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宋 苏轼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若陛下初无此心,则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屡言而屡不听,亦可以止矣,然臣犹孜孜强聒不已者,盖由陛下实有此心,而为臣子所格沮也。”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家贫以授徒为生,劝飭孜孜,无殊子息。”

(4).不停歇貌。 元 汤式 《一枝花·赠人》曲:“得志之秋,文共武皆穷究,正青春正黑头, 孙 吴 略切切於心, 齐 鲁 论孜孜在口。”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前家儿招了个后尧婆,小媳妇近日成亲,大浑家新来亡过,题名儿駡了孜孜的唾,駡那无正事頽唆,则待折损杀业种活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入告 吴 言,女略无骇意,又弔其无家,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大账簿》:“我眼看见火势孜孜地蔓延过来,心中又忙着和个个字道别。”

(5).凝神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畅忒昏沉,忒慕古,忒猖狂。不问是谁,便待窝穰。説志诚,説衷肠;骋奸俏,骋浮浪。初唤做 鶯鶯 ,孜孜地覷来,却是 红娘 。”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转我这眼睛,孜孜覷定,端的寒忘热,飢忘饱,冻忘冷。”《 * 词话》第四一回:“我去那灯影儿下,孜孜的覷看。”

(6).和乐貌。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 江陵 王元绍 、弟 孝英 、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爱,所得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闺念》:“ 长安 红杏深,家山白云隐,早祈归省,孜孜翕翕,举家欢庆。”

(7).美好貌。 宋 毛滂 《菩萨蛮·代赠》词:“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颊,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元 乔吉 《斗鹌鹑·歌姬》套曲:“眉儿初月弯弯,鞋儿瘦玉慳慳,脸儿孜孜耐看,琵琶絃慢,青衫泪点才乾。”

(8).犹孑孑。孤单、独自。 唐 欧阳詹 《暗室箴》:“孜孜硕人,冥冥暗室,罔纵尔神,罔轻尔质。” 宋 范仲淹 《与谢安定屯田书》:“自当观羣贤,以经大运,无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

(9).形容词结构中的迭音附加成分。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一折:“苦孜孜,泪丝丝,这场灾祸从天至,把俺横拖倒拽怎推辞!” 明 无心子 《金雀记·玩灯》:“喜孜孜携手偕行,笑吟吟并偶成双。”《白雪遗音·八角鼓·秋景萧条》:“佳人听完这四句,喜孜孜,把笔描,风花雪月道的好。”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经纬

(1) 经线和纬线

(2) 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

经纬万端

(3) 规划治理

经纬其民

(4) 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落落

(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教化

(1) 使能从事,习于或适应家内生活

给受教化的女囚犯以家政教育

(2) 从中指导传教或做传教工作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帝皇

(1).天帝。《晋书·文苑传·成公绥》:“帝皇坐於紫宫,辅臣列於文昌。”《隋书·天文志上》:“紫宫为帝皇之居,太微为五帝之坐。”

(2).天子,皇帝。 汉 张衡 《西京赋》:“方今圣上,同天号于帝皇,掩四海而为家。”《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 槃瓠 。”《宋书·武帝纪中》:“盖闻天生蒸民,树之以君;帝皇寄世,实公四海。”

(3).三皇与五帝的合称。《风俗通·皇霸》:“履至尊而制六合,兼帝皇而威四海。” 宋 王禹偁 《官酝》诗:“榷酤夺人利,取钱入官屋;古今事相倍,帝皇道难復。” 清 顾炎武 《咏史》诗:“ 秦政 灭六国,自谓过帝皇。岂知 渔阳 卒,狐鸣丛祠旁。”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兰芝

(1).兰草与灵芝。《淮南子·说林训》:“兰芝以芳,未尝见霜。”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於南北,兰芝阿那於东西。”

(2).比喻高雅的情趣。 宋 欧阳修 《答吕公著见赠》诗:“四时花与竹,罇俎动可随。况与贤者同,薰然袭兰芝。”

(3).喻佳子弟。 宋 范仲淹 《陈质殿丞挽歌词》:“贤哉生令嗣,遗秀在兰芝。”参见“ 芝兰玉树 ”。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蛙黾

即蛙。亦指蛙声。《周礼·秋官·蝈氏》:“掌去蛙黽。” 唐 韩愈 《杂诗》之四:“蛙黽鸣无谓,閤閤祇乱人。” 金 元好问 《出京》诗:“城居苦湫溢,羣动日蛙黽。”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词:“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 苏 腻 柳 寻蓝本,吾大笑,比蛙黽。”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蟠龙

(1).盘伏的龙。《尚书大传》卷一下:“蟠龙賁信於其藏,蛟鱼踊跃於其渊。” 郑玄 注:“蟠,屈也。”《方言》第十二:“未陞天龙谓之蟠龙。” 唐 李商隐 《赛灵川县城隍神文》:“逐清泠之耕父,不使扬光;迴沮泽之蟠龙,皆令洒润。”

(2).回环的龙形。《淮南子·本经训》:“寝兕伏虎,蟠龙连组。” 高诱 注:“蟠龙,詰屈相连,文错如织组文也。”《秦併六国平话》卷下:“门外苍松踞虎,阶前古檜蟠龙。”

(3).发髻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古人呼髻为蟠龙,蟠龙者,髻之本体,非由粧饰而成,随手綰成,皆作蟠龙之势。”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岂徒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周召

亦作“ 周邵 ”。 周成王 时共同辅政的 周公 旦 和 召公 奭 的并称。两人分 陕 而治,皆有美政。《礼记·乐记》:“武乱皆坐, 周 召 之治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王逸 注:“ 周 , 周公 旦 也; 邵 , 邵公 奭 也。” 唐 张说 《诏宴薛王山池序》:“《二南》迈 周 召 之风,百辟形金石之咏者也。” 清 金农 《怀甬东邢十九叔秋试》诗之二:“白头未嫁守家机, 周 召 餘风好发挥。”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尧舜

(1) 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2) 泛指圣人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谏路

(1).进谏之路。 宋 司马光 《酬宋次道初登朝呈同舍》诗:“清朝正求治,諫路方坦夷。”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初, 秦檜 死, 高宗 开諫路,轮对羣臣。”

(2).指谏官之职。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韩公 熙寧 初入相。时 荆公 用事, 韩公 多称疾在告。故 范忠宣 在諫路,尝以书责之。”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诰命

(1) 朝廷颁布的命令

和帝即位,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后汉书·窦宪传》

(2) 帝王的封赠命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3) 特指有封号的妇人

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红楼梦》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雅正

(1) 规范的

(2) 典雅方正

(3) 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得失

(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2) 利弊;好处和坏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五典

(1).古代的五种 * 道德。《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孔 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蔡沉 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左传·昭公十二年》:“﹝ 倚相 ﹞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 注:“皆古书名。”《书序》:“ 少吴 、 顓頊 、 高辛 、 唐 、 虞 之书,谓之五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

(3).泛指古代典籍。 南朝 梁 萧纲 《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纷于 石渠 。”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沉酣。”

(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经以纬之。”《后汉书·朱浮传》:“五典纪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 李贤 注引《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雍熙

谓和乐昇平。《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於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 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 贯休 《阳春曲》:“歷数雍熙 房 与 杜 , 魏公 姚公 宋开府 。”《水浒传》第八二回:“装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使宫府一体,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颂声

歌颂赞美之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何休 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周康 之时,颂声作乎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九庙

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 王莽 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晋 潘岳 《西征赋》:“由伪 新 之九庙,夸宗 虞 而祖 黄 。” 清 顾炎武 《井中心歌》:“有 宋 遗臣 郑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庙。” 清 戴名世 《徐节妇传》:“数百年故国,威灵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庙隳,子孙夷,彼公侯将相,未闻有一如节妇者。”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王泽

君王的德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盟会要》:“赏善诛恶而王泽洽。” 唐 白居易 《得乙上封请永不用赦判》:“刑乃天威,赦惟王泽。” 宋 梅尧臣 《和王尚书花木瓜》:“復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四夷

(1).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孔 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

(2).泛指外族、外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中国 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宗师

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

中国文坛的一代宗师

,

  •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_黄庭坚 | 宋代
  •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_黄庭坚 | 宋代 >>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_黄庭坚 | 宋代...

  • 【偈·若人问我解何宗】_释普交 | 宋代
  • 【偈·若人问我解何宗】_释普交 | 宋代 >> 【偈·若人问我解何宗】_释普交 | 宋代...

  • 【送陈嘉父为彭泽主簿】_翁卷 | 宋代
  • 【送陈嘉父为彭泽主簿】_翁卷 | 宋代 >> 【送陈嘉父为彭泽主簿】_翁卷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