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作者:钱时 朝代:宋代
[上冢]上冢原文
春到人家齐上冢,纸钱蒿里白皑皑。
獭鱼豺兽难磨灭,岂是师门学得来。
[上冢]诗词问答
问:上冢的作者是谁?答:钱时
问:上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钱时的名句有哪些?答:钱时
[上冢]参考注释
[上冢]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上冢]上冢
〈方〉∶上坟
[上冢]纸钱
迷信的人烧给死人、鬼神的铜钱形纸片
[上冢]蒿里
(1).古挽歌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 田横 门人。 横 * ,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於蒿里……至 孝武 时, 李延年 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明 徐霖 《绣襦记·歌郎竞技》:“歌声悽愴称独步,《蒿里》与《薤露》,号泣於旻天,遑遑子求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 刘 命之歌,为歌《蒿里》。”
(2).本为山名,相传在 泰山 之南,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阴间。《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蒿里召兮郭门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颜师古 注:“蒿里,死人里。”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唐 罗隐 《芳树》诗:“ 秦王 不肯歛手下沙丘, 孟賁 不合低头入蒿里。”
[上冢]白皑皑
一片洁白的样子
白皑皑的雪铺满田野
[上冢]磨灭
(1) 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勋
(2) 磨难;折磨
谁曾经这样磨灭
[上冢]师门
(1) 师傅的家门
半年不入师门
(2) 科举时 * 取进士的人称考官为师门,后来泛指老师
同出师门
[上冢]得来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宋代,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