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曹副宫不遇留题】作者:李陶真 朝代:宋代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访曹副宫不遇留题原文
一别仙标历四春,神霄今复又相亲。
炉中气候丹初熟,匣里光芒剑有神。
未驾鸾舆朝碧落,且将踪迹傲红尘。
乘风暂过羌庐去,异日相期拜紫宸。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诗词问答
问:访曹副宫不遇留题的作者是谁?答:李陶真
问:访曹副宫不遇留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访曹副宫不遇留题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陶真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陶真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一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参考注释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仙标
(1).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 唐 李白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 裴公 有仙标,拔俗数千丈。”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访友》:“久慕仙标,今方亲炙。”
(2).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宋 范仲淹 《谢柳太博惠鹤》诗:“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詎敢轻。”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神霄
(1).道教谓九天中之最高者。《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既见,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
(2).仙境,天庭。 明 刘基 《题紫虚观用周伯温韵》:“传闻仙子常时到,应是神霄有路通。”
(3).谓神灵消失而不可复见。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虽潜处於太阴,长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霄而蔽光。”《文选·洛神赋》作“神宵”, 李善 注:“宵,化也。”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复又
犹言又;再一次。
出处: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迈 笑而答曰:‘足下终日食盐醋,复又何堪矣。!’”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一回儿才得回来,复又出去。”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相亲
(1) 互相亲爱;相亲近
(2) 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气候
(1) 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亦泛指时令
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宋· 陆游《园中书触目》
(2)
(3) 给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和天气发展所示的变动着的大气状态
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一个团体或一个时期流行的倾向或环境条件
政治气候
(5) 比喻结果或成就
成不了气候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光芒
(1) 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永放光芒
他,有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 * 主义的思想高地。——《路标》
(2) 光亮
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有神
(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鸾舆
天子的乘舆。亦借指天子。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鸞舆尊盖,法天列象,垂四鸞。”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其后虽八骏忘返,然鸞舆竟还矣。” 清 方文 《庐山诗·汉王峰》:“鸞舆升碧巘,翠盖翔遥空。”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踪迹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异日
(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相期
期待;相约。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人臣之进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郁孤台》诗注:“ 赣江 一带绿化颇佳,相期十年,可以战胜洪水。”
[访曹副宫不遇留题]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沉鲸 《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宋代,李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