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韩团练】_贯休 | 唐代

【寄韩团练】作者:贯休 朝代:唐代

[寄韩团练]寄韩团练原文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
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
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极。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
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
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春又至,引颈山空积。
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

[寄韩团练]诗词问答

问:寄韩团练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问:寄韩团练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韩团练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贯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贯休

全唐诗:卷828-25

[寄韩团练]参考注释

[寄韩团练]真宰

(1).宇宙的主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復道,真宰意茫茫。” 清 方文 《初度书怀》诗之五:“山灵畏其诚,一夜移千磊,匹夫有至性,可以贯真宰。” 郭沫若 《百花齐放·菜子花》诗:“劳动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

(2).指自然之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有志深轩冕,而汎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理》:“ 老氏 所以言‘常使民无知无欲’,彼自外其形骸,贵其真宰。”

(3).指君主。《魏书·段承根传》:“徇竞争驰,天机莫践,不有真宰,榛棘谁揃。”

[寄韩团练]洪炉

大火炉,比喻锻炼人的环境

革命的洪炉

[寄韩团练]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寄韩团练]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寄韩团练]三珠树

(1).本作“三株树”。古代传说中的珍木。《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 厌火 北,生 赤水 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七:“粲粲三珠树,寄生 赤水 阴。” 明 刘基 《仙人词》:“羣龙自有三珠树,不见 扶桑 水浅深。” 俞锷 《岛南杂诗》:“閒依 赤水 三珠树,却梦 灵光 千叶莲。”

(2).对 唐 初 王勔 、 王勮 、 王勃 兄弟三人的称美。《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初, 勔 、 勮 、 勃 皆著才名,故 苏易简 称三珠树。”后常用作对人兄弟的赞词。 宋 楼钥 《王提刑正功挽词》诗:“伯仲三珠树,优为一世才。”

[寄韩团练]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寄韩团练]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寄韩团练]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寄韩团练]庙器

宗庙的祭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余观古者人臣有崇勋殊阀,则上之人为之赞,述其祖先功德而锡之庙器,以彰其世美。”

[寄韩团练]头骨

骨名。即颅,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寄韩团练]巉崱

(1).高峻。 潘飞声 《登百石台》诗:“朝曦况沍寒,渐上畏巉崱。”

(2).形容风骨特出不凡。 前蜀 贯休 《寄韩团练》诗:“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寄韩团练]海内

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海内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大乱。——《资治通鉴》

[寄韩团练]闻名

(1) 著名;有名

举世闻名

(2) 听到名声

闻名不如见面

[寄韩团练]江西

中国东南部的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省会南昌。赣江南北贯全省,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围平原为主要产粮区。立于鄱阳湖入长江口西侧的庐山为著名避暑胜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岗山为中国 * 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

[寄韩团练]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寄韩团练]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寄韩团练]不解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 余开选 《狮子》:“‘你要干啥?’ 王天明 不解地问。”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寄韩团练]有心

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

[寄韩团练]不曾

(1)

没有,从来就没有

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2)

亦作[未曾]

[寄韩团练]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寄韩团练]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寄韩团练]先天

自出生即存在的或自出生开始的

先天畸形

[寄韩团练]青霄

(1).青天;高空。 晋 左思 《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 濮阳瓘 《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 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词:“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清 黄遵宪 《五用前韵》:“忽传罪己 兴元 詔,霑洒青霄泪万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怀器业寧推让,俱上青霄岂后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再生缘》第四五回:“恐妹命孤无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时雍 《醉花阴·秋怀》套曲:“白昼看云,青霄步月。”

[寄韩团练]行律

运行的规律。《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黄帝 治天下,而 力牧 、 太山稽 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

[寄韩团练]荆花

(1).即紫荆花。观赏植物,春天开花,花紫红色,布满全枝,连成一片,烂漫如朝霞。 唐 白居易 《晚春重到集贤院》诗:“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幸荆花春风正暖,知甚时腾翥,笙簧圣治,徜徉天馆。”

(2).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前蜀 贯休 《杜侯行》:“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烂熳开仙圃。我闻 大中 咸通 真令主,相惟大 杜 兼小 杜 。” 宋 刘克庄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诗:“伯兄廼 汉 司徒掾,季子亦 唐 行秘书。只愿荆花常烂熳,莫令瓜蔓稍稀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 坡 ( 苏軾 )对 潁 ( 苏辙 )介:‘分离累岁,多縈棣萼之怀;相聚一堂,实切荆花之喜。’”参见“ 荆枝 ”。

[寄韩团练]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寄韩团练]远别

离别到很远的地方去。 汉 苏武 《诗》之二:“黄鵠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唐 杜甫 《远怀舍弟颖观等》诗:“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最是伤情将远别,一篇咒駡送行诗。”

[寄韩团练]相忆

相思;想念。《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之二:“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深闺只是空相忆,不见关山愁 * 。”

[寄韩团练]行至

到达。《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行至十岁来,五经三史,无所不通。”

谓行为臻于至善之境。《荀子·子道》:“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

[寄韩团练]鄱阳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县 , 汉 改 鄱阳县 。今改 波阳县 ,在 江西省 东北部。《史记·楚世家》“ 吴 復伐 楚 ,取 番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饶州 鄱阳县 , 春秋 时为 楚 东境, 秦 为 番县 ,属 九江郡 。 汉 为 鄱阳县 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刘逵 注:“ 鄱阳 人俗性暴急。” 明 李梦阳 《豆莝行》:“ 鄱阳 十日路断截, 庐山 百姓啼寒饿。”

(2).指 鄱阳湖 。 明 徐祯卿 《彭蠡》诗:“茫茫 彭 蠡 口,隐隐 鄱阳 岑。”

[寄韩团练]残冬

冬季将尽之时。 宋 杨万里 《雪后东园午望》诗:“不道风光亏此老,将何功业答残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过了残冬,新年初四五日,我伯父便动身回 南京 去了。” 杨朔 《印度情思》:“残冬将尽,天气正好,不妨且到 印度 西南方 奥兰格巴 古城做一次短短的旅行。”

[寄韩团练]身心

(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寄韩团练]恬寂

谓清静无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背朝华於朱门,保恬寂於蓬户。” 明 唐顺之 《祭孙南野太仆文》:“余厌纷嚣,公耽恬寂,真率之会,两心莫逆。”

[寄韩团练]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寄韩团练]引颈

(1).伸长颈项。 唐 杜甫 《舟前小鹅儿》诗:“引颈嗔船过,无行乱眼多。” 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还歇在那里,引颈下望。”

(2).指被杀。 汉 蔡邕 《刘镇南碑》:“ 永汉 元年十一月到官,清风先駈,莫不震肃,奸轨改节,不仁引颈。” 清 杜濬 《樵青歌》:“当时同学十数人,两人引颈先朝露。”

(3).思慕貌;期待貌。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宋史·朱台符传》:“今祥禫将终,中外引颈观听德音。”

[寄韩团练]空积

谓极小的数目。《汉书·律历志上》:“非黄鐘而它律,虽当其月自宫者,则其和应之律有空积忽微,不得其正。”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空积,若 郑氏 分一寸为数千。忽微,若有若无,细於髮者也。”

[寄韩团练]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寄韩团练]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寄韩团练]天香

(1).芳香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

(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宋 刘克庄 《念奴娇·木犀》词:“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诗:“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 郭沫若 《梅花树下醉歌》:“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

(3).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唐 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諫草应焚禁漏中。”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駟马宝车行赐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4).祭神、礼佛的香。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 鐘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

(5).指美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参见“ 国色天香 ”。

[寄韩团练]瑶席

(1).形容华美的席面,设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说指用瑶草编成的席子。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瑶席降神,朱弦饗帝。” 元 王沂 《七曲文昌祠》诗:“初无瑶席椒浆奠,空望灵旗鹤驾来。”

(2).美称通常供坐卧之用的席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象牀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明 刘炳 《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诗:“忆我同袍人,何繇共瑶席。”

(3).指珍美的酒宴。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诗:“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琐闈。” 宋 陆游 《避暑漫抄·啽呓集》:“满堂诗酒皆词客,夺锦挥毫在瑶席。” 明 王洪 《观灯赋》:“举霞觴,肆瑶席。”

,

  • 【闲书】_陆龟蒙 | 唐代
  • 【闲书】_陆龟蒙 | 唐代 >> 【闲书】_陆龟蒙 | 唐代...

  •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_贯休 | 唐代
  •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_贯休 | 唐代 >>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_贯休 | 唐代...

  • 【无相珠·其十·调名本意十首】_敦煌曲子 | 唐代
  • 【无相珠·其十·调名本意十首】_敦煌曲子 | 唐代 >> 【无相珠·其十·调名本意十首】_敦煌曲子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