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辽作十四首·其一】作者:刘跂 朝代:宋代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使辽作十四首·其一原文
自昔和戎便,于今出使光。
胡星宵不见,汉节岁相望。
州邑三餐返,沟封一苇航。
太平无险固,道德是金汤。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使辽作十四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刘跂
问:使辽作十四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使辽作十四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刘跂的名句有哪些?答:刘跂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2. 《永乐大典》卷一○八七七作虏中作十八首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参考注释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自昔
往昔;从前。《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蓺黍稷。”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谈玄;横雕龙於翠尾,飞縞凤於琼筵。”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岁朝爆竹传自昔, 吴 儂正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和戎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诸将耻於无功,莫敢言和戎者。” 郁达夫 《杂感》诗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明 马銮 《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 郁达夫 《咏史》之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出使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胡星
指昴星。古代以天象附会人事,认为昴星象征胡人。《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 张守节 正义:“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后常以“胡星”喻指胡兵及其势焰。 唐 刘长卿 《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宋 曾巩 《叹嗟》诗:“天弓不肯射胡星,搀抢久已躔朱鸟。” 宋 陆游 《长歌行》:“一朝胡运衰,送死 桑乾 川;胡星澹天光,龙庭为飞烟。”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节岁
(1).四季节令和年节。《南齐书·王延之传》:“ 延之 家训方严,不妄见子弟,虽节岁问讯,皆先克日。”《南齐书·孝义传·杜栖》:“每营买祭奠,身自看视,号泣不自持。朔望节岁,絶而復续,吐血数升。”
(2).指经年。 唐 韩愈 《苦寒歌》:“黄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岂有不阳春,节岁聿其周。”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沟封
谓掘地为沟,堆土为封,以划定边界。《周礼·地官·大司徒》:“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 郑玄 注:“沟,穿地为阻固也;封,起土界也。” 贾公彦 疏:“谓於疆界之上设沟,沟为封树,以为阻固也。”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苇航
小舟。 明 徐渭 《镜湖竹枝词》:“杏子红衫一女郎,鬱金衣带一苇航。”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公避兵》:“千江月,一苇航。堪嗟《黄鸟》寄他邦。”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险固
险阻坚固。《吕氏春秋·长利》:“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曷逻闍国》:“国大都城周十餘里,极险固,多山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加以革军险固之砲垒则绵亘於前,完全之工事则施设於后,守之甚易,攻之极难。”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道德
(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使辽作十四首·其一]金汤
[金城汤池]的略语
金汤非粟而不守,水旱有待而无迁。——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固若金汤
使辽作十四首,刘跂,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