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施先辈】作者:孟简 朝代:唐代
[酬施先辈]酬施先辈原文
襄阳才子得声多,四海皆传古镜歌。
乐府正声三百首,梨园新入教青娥。
[酬施先辈]诗词问答
问:酬施先辈的作者是谁?答:孟简
问:酬施先辈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酬施先辈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孟简的名句有哪些?答:孟简
[酬施先辈]孟简酬施先辈 书法图
酬施先辈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73-22
[酬施先辈]参考注释
[酬施先辈]才子
(1) 才华出众的人
才子佳人
(2) 长于文艺创作的人
[酬施先辈]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酬施先辈]古镜
古时制作的铜镜。 唐 王度 《古镜记》:“ 隋 汾阴 侯生 ,天下奇士也。 王度 常以师礼事之。临终,赠 度 以古镜。”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洗炼》:“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古钟鼎彝器辨》:“ 范文正公 家有古镜,背具十二时,如博棊子。每至此时,则博棊中明如月,循环不休。”
[酬施先辈]乐府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后世把采集的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许用德制乐府。——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酬施先辈]正声
(1).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 章炳麟 《辨诗》:“ 隋 世 龟兹 乐盛行閭閈, 文帝 尚云‘无復正声,不祥之大’。”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
(2).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六韩·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窃以律吕旋宫之法,既定以管,又制十二鐘準为十二正声。以律计,自倍半。”
(3).正风。雅正的诗篇。 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一十五卷赠元九李二十》诗:“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酬施先辈]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酬施先辈]梨园
(1) 唐玄宗时教练伶人的处所。后世因称戏班为梨园,又称戏剧演员为梨园弟子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
金陵梨园部也。——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又
梨园以技鸣者。
[酬施先辈]入教
通过核准申请入教者的誓言而正式接纳为一宗教团体的成员
他十八岁就入教了
[酬施先辈]青娥
(1).即青女。主司霜雪的女神。 明 刘基 《锺山作》诗之十一:“ 青娥 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恨 封姨 欺花偏紧,怨 青娥 侵荷忒劲。”
(2).指美丽的少女。 唐 王建 《白纻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紵舞。” 元 李材 《海子上即事》诗:“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 明 夏完淳 《青楼篇与漱广同赋》:“ 长安 大道平如组,青娥红粉娇歌舞。”
(3).黛眉。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二:“娟娟双青娥,微微啟玉齿。”
唐代,孟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