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双溪花影】_曾鼎 | 元代

【双溪花影】作者:曾鼎 朝代:元代

[双溪花影]双溪花影原文

晴阴见影系心怀,不著人间半点埃。

零落舞风飘细石,婆娑随月傍楼台。

每因山鸟惊还动,常怪家童扫不开。

几向黄昏如有约,慢腾腾地上窗来。

[双溪花影]诗词问答

问:双溪花影的作者是谁?答:曾鼎
问:双溪花影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双溪花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双溪花影]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双溪花影]参考注释

[双溪花影]见影

显露迹象。《南史·隐逸传上·顾欢》:“弟子 鲍灵綬 门前有一株树,大十餘围,上有精佅,数见影。 欢 印树,树即枯死。”《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谢道:‘押司,只好趁天未明时讨具棺材盛了,隣舍街坊,都不要见影。’”

[双溪花影]心怀

居心;心中存有

心怀叵测

[双溪花影]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双溪花影]半点

形容数量少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夸。——《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星半点儿

[双溪花影]零落

(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双溪花影]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双溪花影]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双溪花影]家童

旧指未成年的仆人

[双溪花影]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双溪花影]慢腾腾

形容缓慢

这样慢腾腾地走,什么时候走到呢?

[双溪花影]地上

(1).陆地上。《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 李白 《静夜思》诗:“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小鸭也诚然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

(2).指人间,阳世。《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汉书·周亚夫传》:“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 亚夫 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宋 苏舜钦 《吴江亭上对月》诗:“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触斗牛。”

,

  • 【句】_吴漳 | 元代
  • 【句】_吴漳 | 元代 >> 【句】_吴漳 | 元代...

  • 【美人叹】_胡杕 | 元代
  • 【美人叹】_胡杕 | 元代 >> 【美人叹】_胡杕 | 元代...

  • 【【双调】胡十八】_张养浩 | 元代
  • 【【双调】胡十八】_张养浩 | 元代 >> 【【双调】胡十八】_张养浩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