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兴安界】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代
[入兴安界]入兴安界原文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入兴安界]诗词问答
问:入兴安界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入兴安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
[入兴安界]李曾伯入兴安界 书法图
入兴安界书法作品
[入兴安界]参考注释
[入兴安界]兴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县。著名的古代水力工程[灵渠]就在该县,人口31万
[入兴安界]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入兴安界]昔年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入兴安界]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入兴安界]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入兴安界]井邑
(1).城镇;乡村。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脩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 忠州 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2).市井。 唐 王维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诗:“閭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陈贻焮 注:“井邑,即市井。”《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荆南 节度十州,当 唐 之末,为诸道所侵, 季兴 ( 高季兴 )始至, 江陵 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井邑骚然,商贾罢市。”参见“ 井市 ”。
(3).故里。 唐 张说 《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路艰寇阻,兵危势急,公独颠沛致丧,归其井邑。”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九:“老大荒凉餘井邑,半龕残火一翁禪。”
[入兴安界]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入兴安界]辟田
已开垦的田地。《管子·八观》:“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
开垦田地。《旧唐书·良吏传上·王方翼》:“乃与佣保齐力勤作,苦心计,功不虚弃,数年闢田数十顷。”《元史·立智理威传》:“时方以闢田、均赋、弭盗、息讼诸事课守令。”
[入兴安界]官府
(1) 旧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脸面,所以如此。——《红楼梦》
(2) 旧称封建官吏
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红楼梦》
[入兴安界]防边
防守边地。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 中国 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则不言防边而边自固矣。” 郁达夫 《赠朱植先生因题画像册后》诗:“手闢 朱堤 山万仞,防边端赖君输财。”
宋代,李曾伯